逻辑推理案例要领.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逻辑方式之一 — 探究因果联系的归纳法 十九世纪英国逻辑学家穆勒提出探求因果联系时使用的五种推理方法,在逻辑学中称为穆勒五法,包括求同法、差异法、共变法、求同求异法和剩余法。著名认知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J.Sternberg)通过实验证实个体确实可以根据可能原因和可能结果同时出现(求同)、可能原因与结果同时消失(差异或共变)现象来确认某一事件是原因事件[[] R.J.Sternberg著:《认知心理学 第三版》 杨炳钧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年版 第349页 ]。 (一)求同法 1.求同法及结构 求同法是通过考察被破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确定在各个场合先行情况中是否只有另外一个情况是共同的,如果是,那么这个共同情况与被研究的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 其结构可以如下表示: 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 1A、B、C a  2A、D、E a  3A、F、G a  所以,A是a有关 2.物理学科中的案例 材料:“列车出站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并且速度不断增大,这是由于受到机车牵引力的作用。列车进站时,速度不断减小,最后停下来,这是由于受到制动阻力的作用。射出的炮弹,运动速度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炮弹做曲线运动,这是由于炮弹受到重力的作用。总之,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时,都是由于受到了力的作用。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而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就有了加速度。所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吴孟明主编:《高级中学课本 物理 一年级》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第118页 ] 3.案例分析 第一,获得的物理结论: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第二,教材中获得该结论的推理方法 — 求同法,结构如下, 场合结果条件1列车速度增大(有加速度)受牵引力2列车速度减少(有加速度)受阻力3炮弹运动速度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有加速度)受重力… 所以,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物理教材中多数定义性概念以及一些规律可以运用求同法获得的,比如教材中 “力”、“液化”、“机械运动”、“弹性形变”等概念以及“弹力的方向”、“力的合成”、“牛顿第三定律”等规律一般就可以通过求同法。 被压弯的撑竹恢复原状时,使船离岸。 材料:求同法 人民教学出版社等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 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 (3)案例分析 第一,获得的结论命题:产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理产生的力。 第二,教材获得该结论命题的推理方法 — 求同法,结构如下, 求同法案例 场合结果条件1船(及人竹竿)构成整体由静止离岸-受到岸对竹竿力(弹力)竹竿变弯(形变),逐渐恢复原状、竹竿和船的整体。2小车向右运动—受F1力(弹力)弹簧伸长(形变),要收缩恢复原状,弹簧与车接触3小车向左运动—受F2力(弹力)弹簧压缩(形变),要伸长恢复原状,弹簧与车接触… 所以,弹力的产生需要弹性物体发生形变、与物体接触。 (二)差异法 1.差异法及结构 差异法是通过考察被研究的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个场合,确定在这两个场合中是否只有另外一个情况不同,如果是,那么这个不同情况与被研究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 其结构可以如下表示: 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 1A、B、C、D a  2B、C、D  所以,A与a有关 2.物理学科中的案例[[] 华东地区初中物理教材编写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物理 第一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 第144页 ] 差异法 华东地区教材编写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物理第一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版 第69页 (3)案例分析 获得的物理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第二,获得该结论的推理方法—差异法 场合结果变化条件不变条件1F光屏上有反射光线E、F板夹角为零,形成平面入射光在E盘、入射点位置、入射角度等2F光屏上无反射光线E、F板夹角不为零,不构成平面 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法线同平面 3.案例分析 第一,获得的物理结论:二力平衡需要二力同线 第二,获得该结论的推理方法—差异法 场合先 行 条 件结 果实验一两个力满足等大、反向、同物、同线初始位置,硬纸片静止 -- 二力平衡实验二两个力满足等大、反向、同物 虚线位置,硬纸片转动-- 二力不平衡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