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翻译与鉴赏概要1
古诗翻译与赏析
—以《竹石》为例;竹 石
— 郑燮(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诗词注释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韧: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鉴 赏;鉴 赏;译本1:
Bamboo in the Rock
--- Zheng Xie
Tr. by Xu Yuanchong
Upright stands the bamboo amid green mountains steep;
Its toothlike root in broken rock is planted deep.
It’s strong and firm though struck and beaten without rest,
Careless of the wind from north or south, east or west.
选自:许渊冲.《元明清诗一百五十首:汉英对照》.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译本2:
?
Inscribed on a Painting of Bamboos Growing among Rocks
--- Zheng Xie
Tr. by?王晋熙、文殊
?
Biting into the green mountains, never to loose their hold,
Deep down the clefts between rocks they strike root.
Though and firm they stand against all manners of tear and blow,
Mindless of wind, whichever direction it comes from.
选自:王晋熙、文殊.《金元明清绝句英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译本3:
Ode to the Bamboos amid Rocks
---Zheng Xie
Tr. by?许景城?
Biting into green hills, thou never loose clutches,
Deepening thy roots in broken rocks where thou grow,
Standing strong still over?sundry twists and smutches,
Ignoring any winds, wherever they blow.;,在中国文化里表征作用;赏 析;奈达说:“在诗歌翻译里,内容和形式的矛盾尤其突出。拘守内容而不考虑形式,常流于平庸,而失去原诗的光彩,意义只能制造一种印象而不能传递信息。”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诗歌翻译是最难的。这一点几乎是译界的一致看法,根本原因在于诗无达诂这一客观事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普通的字,常人有常人的解读,而诗人有诗人的用意。根据翻译的本质理论,任何翻译都做不到完全终于原文,只能做到不同程度的近似。越近似于原文,译品就越好。任何译者,只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技能、天资和客观条件提供自己的译本。所以,以上译本各有千秋,译无定本。;译诗难,译成诗体尤其难。所以,为了便于保存原诗的风格,近来译中国诗的人多数译成自由体,虽然表面上和散文一样,可是只要译得好,诗趣依然存在。国内译者中用韵体译诗的也不少,总数比自由体译诗者略少一些。用韵体译诗最多,影响最大的是许渊冲教授。除此以外,许景城的译本也采用韵体,而王晋熙和文殊的译本则偏向自由体。;有时古诗词中的数词并非表示确切的数字概念,而是表示某种夸张渲染,或表达的是时令节气、成语搭配等,通常原作中的数字不必译出。“千磨万击”运用了夸张技巧,谁也说不清竹子经受了多少重磨炼。诗人借赞扬竹子,来赞扬那些身处劣境却从不屈服、依然保持傲骨的人。这也正是诗人郑板桥的自我写照。许译将“千磨万击”灵活地以否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