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果:1906编成《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及《法院编制法草案》。其中《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分5章,206条,实行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是我国第一部具有近代精神的诉讼法典草案。 1909——1910,重新编撰《法院编制法》、《刑事诉讼律》,夭折。 三、民国建法(1912~1949) (1)南京临时政府(1912 .1~1912.3 ) 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取法美国三权分立原则,天赋人权观念。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审判公开,诉讼权利等。废除刑讯,建立律师制度、辩护制度、陪审制度。 (2)北洋政府( 1912 ~1928 ) 1、袁世凯 2、援用清末变法,将前清《刑事诉讼律》改为《刑事诉讼条例》 3、近现代司法体系逐步建立 法院体系:大理院、高等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初级审判厅 检察机构:设于各级审判部门,总检察厅、高等检察厅、初级检察厅。负责侦查、公诉、执行监督 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规定审判公开和司法独立原则——“法官独立审判,无论何人,不得干涉之。” (3)国民党政府(1928-1949) 1、立法。1931《法院组织法》;1928(1934)《中华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实施法》 2、继承北洋政府《刑事诉讼条例》 3、取法德日大陆法之职权主义诉讼模式 4、主要原则 A弹劾原则 B公诉自诉结合、公诉为主原则 C职权进行原则 D不变更原则 E起诉便宜原则 F直接审理原则 G言辞审理原则 H实质真实原则 I自由心证原则 J审判公开原则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时代背景——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 2、内容概要 3、人物典型:马锡五审判方式 4、当代影响:司法模式——人民司法、能动司法、平和司法及其效果——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 二、建国后——改革开放前 1、1954年,《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拘留逮捕条例》 2、刑事诉讼法,1963年《草案(初稿)》,遇极左而终 3、文革时期——无法无天 三、改革开放以来 1、新中国第一部刑诉法 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刑事诉讼法》。 2、现行刑事诉讼法 1996年3月17日,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增加61条,共225条。 主要修正内容: (1)修改职能管辖,调整检察机关自侦案件范围 (2)完善强制措施,取消收容审查 (3)强化对被追诉人权利保障 (4)引入“无罪推定” (5)律师参与诉讼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 (6)扩大不起诉范围、取消免于起诉 (7)增加庭审对抗性 (8)增设简易程序 (9)增设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原则 刑事诉讼法最新修订 “尊重与保障人权” 辩护制度: 1、侦查阶段律师辩护人地位; 2、实体与程序辩护并重; 3、扩大法律援助的适用阶段和案件范围; 证据制度: 1、改变证据的含义; 2、增加“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3、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强制措施: 1、限制不通知家属的情形; 2、区分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 3、增加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侦查讯问: 1、要求讯问过程录音录像 2、增加技术性侦查措施 审判程序: 1、强化证人出庭; 2、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 3、改进二审、死刑复核程序 执行: 创立社区矫正制度 特别程序: 未成年人、刑事和解、违法所得没收、强制医疗 资料推荐 影视:1、《神探狄仁杰》 2、《大宋提刑官》 3、《走向共和》 4、《马锡五》 ………..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刑事诉讼法的沿革 一、禹舜——《尚书》:“皋陶”(刑官) 与尧、舜、禹同为“上古四圣” 舜帝执政时期的士师,相当于国家司法长官。 辅佐夏禹理政、治水。 唐玄宗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为“德明皇帝”。 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司法鼻祖”。 “法治”、“德治”思想 “狱神” 二、法规:周——“两造”“五听” 三、法典: 1、郑——前536,子产,“铸刑书” 2、战国,魏——李悝《法经》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历代法典的蓝本。 共六篇——盗、贼、囚、捕、杂、具。 《法经》首先确立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立法宗旨。 《盗》——保护封建私有财产 《贼》——防止叛逆、杀伤,保护人身安全和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囚》——审判,断狱 《捕》——追捕犯罪 《杂》——处罚狡诈,越城,赌博,贪污,淫乱等行为 《具》——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于近代法律的总则部分。 3、秦,商鞅变法,对《法经》完善成《秦律》 4、汉——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7.2 弹力 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docx VIP
- 7.2+弹力(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24).pptx VIP
- 强震球:五年级《分数的意义》课件(13页)-原创力文档.pptx VIP
- 2023年苏州市相城区教育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考试真题.pdf
- 混凝土课程设计无错版(中南大学).doc
- 隧道专业英汉词.doc
- 《项目管理精华:给非职业项目经理人的项目管理书》读书笔记.docx
- 《柏林广场A1》练习册听力原文Lektion1-6.doc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弹力》课件.ppt VIP
- 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移动源应急管理技术指南及编制说明.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