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中国历代刑事法律制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犯罪的构成 第三节 罪名体系及其内容 第三节 刑罚体系及其内容 概述 固有刑法的特质 传统刑法的基本原则——以唐律为例 固有刑法的特质 一、罪行法定主义 二、道德人伦主义 三、教育刑与威吓刑并重 四、恤刑主义 五、客观具体主义 六、同害刑主义 七、国际法上的属人与属地主义 一、罪行法定主义 1、律无正条不为罪 晋刘颂:“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若无正文,依附名例断之。其正文、名例所不及,皆勿论。” 唐律(断狱篇):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 明清律:断罪皆须具引律令,其特旨断罪,临时处治,不为定律者,不得引比为律。 2、法不溯及既往 《汉书》“孔光传”:令,犯法者,各以法时律令论之。 唐“狱官令”:诸犯罪未发,及已发未决断,逢格改者,若格重,听依犯时格。若格轻,听从轻法。 明律则反之:凡律自颁降日为始。若犯法在已前者,并依新律处断。 清乾隆五年律增入夹注:如事犯在未经定例之先,仍依律及已行之例定拟。其定例内,有限以年月日,俱以限定年月为断。若例应轻者,照新例遵行。 3、清末民初的罪行法定主义 清末新刑律第一、二条规定:本律于凡犯罪在本律颁行以后者适用之。其颁行以前,未经确定审判者,亦同;但颁行以前之法律,不以为罪者,不在此限。法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第十条) 4、限制罪行法定主义的适用因素 (1)权断制赦,量情处分。 (2)违令式。 (3)不应得为。 (4)习惯。 (5)比附及轻重相举。 二、道德人伦主义 十恶 唐律疏议:五刑之中,十恶尤切,亏损名教,毁裂冠冕,特标篇首,以为明诫。 律条的道义性 违礼即入罪,如亲属被杀而私和、违律为婚或收养、负债不还、服丧违法、居丧嫁娶、父祖及夫被囚而作乐、上书奏事犯讳、立春后秋分前处决死刑 其他如春秋决狱、不应得为条等。 三、教育刑与威吓刑并重 《尚书》“大禹谟”: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 《周礼》“秋官·大司寇”:以圜土聚教罢民,凡害人,寘之圜土,而施职事焉。“司圜”:掌收教罢民。凡害人者,……任之以事而收教之。 韩非子:且夫重罪者,非为罪人也,明主之法揆也。……故曰:重一奸之罪,而止境内之邪,此所以治也。 四、恤刑主义 唐律疏议:轻刑明威,大礼崇敬。……国家所以轻刑罚,以明其威也。惩其未犯,而防其未然;平其徽纆,而存乎博爱。 (1)对于特别身份人的恤刑:如官人及官亲、老幼废疾、妇女等。 (2)从轻法:数罪俱发,只从一重或一等科;更犯时,累役不过四年,加杖不过二百。 (3)刑的减免:如恩赦等。 五、客观具体主义 依犯罪的主体、客体、方法、犯意、处所、数量及其他情况而定刑。 如殴伤杀,视其伤害程度及方法、主体、客体及责任形式(谋、故、斗、戏、过失等)而定。 六、同害刑主义 诬告反坐 曹魏律:囚徒诬告人,反罪及亲属 晋律:诬告谋反者,反坐。 后魏律:诸告事不实,以其罪罪之。 唐律亦有诬告反坐条。 七、国际法上的属人与属地主义 唐律名例篇: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自相犯者,以法律论。 明清律: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 传统刑法的基本原则——以唐律为例 现代刑法基本原则概述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本身具有的、贯穿全部刑法规范、体现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基本精神、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过程的基本准则法。我国新刑法规定了刑法的三个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法。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犯罪及其刑罚都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法。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 1、司法机关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认真把握犯罪的本质和具体的构成要件,严格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定性准确,量刑适当,不枉不纵; 2、司法解释不能违背刑事立法的意图,不能代替立法法。 罪行法定原则的内容 1、排斥习惯法: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犯罪于刑罚均由法律明文规定,因此,刑法必须是成文法,习惯法当然不能成为刑法的法源。 2、禁止溯及既往:罪刑法定主义要求刑法只能对其施行以后的犯罪适用,不能对其施行以前的犯罪适用。 3、禁止类推解释:类推解释是指,对于无明文规定的事项,比附援引与行为性质最相似的条文而予以处罚。类推解释近似于自由擅断,它允许法官根据相似的刑法条文,随意入罪,以无为有,以轻为重,当然与罪刑法定主义相违背,因此,罪刑法定原则必定禁止类推解释。 4、禁止绝对的不定期刑: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对犯罪处以什么样的刑法由法律明文规定,禁止绝对的不定期刑的刑罚,以防止法官的擅断。 5、刑罚法规的适当:指刑罚法规规定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