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合同在古代就有,据记载最早的合同出现于西周时期,当时叫书契。在古代使用简牍书写的时代里,总是将交易内容一式二份同时写在简牍两边,然后从中间破别开来,两家各得其一,检验时两片验之相合称为契合。 * 明朝有关田产买卖的一方合同。 * 1.《合同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 有关人身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调整,适用婚姻法调整。 * * * * 4.合同订立形式 (二)书面形式 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优点在于:因有书面合同作为交易凭证,有利于交易的安全; 缺点在于:签约的时间成本较高 建议重要的合同应该采用书面形式。 合同书面形式分为下列几种: (1)当事人各方依法就主要条款协商并达成一致的书面合同; (2)格式合同(快递单背面的条文); (3)双方来往的信件、电报、电传等; (4)具有合同效力的备忘录、意向书、纪要、决议、协议、框架协议、补充协议、附表、附录、承诺函、声明、说明、保证、通知单等。 备记录 承诺函 信件 意向书 格式合同 协议书 * (三)、其他形式---实际履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09〕5号) 第二条 当事人未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订立合同,但从双方从事的民事行为能够推定双方有订立合同意愿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是以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中的“其他形式”订立的合同。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如:租期届满,承租人继续交纳房租,出租人接受的,可推定双方达成延长租期的合同。 通常应当从是否实际履行的角度进行判断; 不宜仅因双方为订立合同而进行了准备就界定合同成立。 * 4.合同的形式 合同订立形式注意要点: (1)合同最好采用书面形式签订。 (2)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合同形式。 (3)注意慎用传真方式签订合同。 ★传真签署合同的风险问题:传真件签署合同,存在没有合同原件,难以被法院作为认定签约双方存在合同关系的证据; 紧急情况下,采用传真签署合同,一定要在事后,双方在传真件上加盖公章或另行签署传真件合同的确认书。 (4)涉及多页文本的合同,应加盖骑缝章。 (5)对打印合同内容进行手写更改的,需双方在手改内容部分进行盖章确认。 (6)合同文本上无实际内容的,应注明“此页无补充”或“以下无正文”等说明,以防对方伪造或变更合同内容。 * 5.合同的订立 概念 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向对方作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条件 订立合同为目的 特定人向受要约人作出的意思 内容具体明确 经受要约人承诺即受约束 订立合同的一般法律程序 要约(offer) 承诺(promise) 概念 受要约人按照要约所指定的方式及时间,对要约的内容表示同意的一种意思表示。 条件 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承诺必须是在有效时间内作出 承诺必须与要约内容完全一致 * 5.合同的订立 要约和承诺 我用5块钱来买下你这个皮球 可以吗? 要约邀请(Invitation for Offer): 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寄送的价目表、商业广告、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等为要约邀请。 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 举例:打出租车:招手——司机停车——上车; 汪!汪! 五块钱成交! * * 5.合同的订立 A公司向B公司发出要约如下:本公司现有500吨木材,欲以2000元/吨的价格全部出售 于B公司,送货到门,货到付款,如贵公司需要,请在三天内答复。现存在以下几种情 况: ①C公司无意中得知该消息,立即答复A,完全同意上述条件; ②B公司在收到要约后第4天才答复A公司; ③B公司回复:贵公司条件均可接受,但价格应调整为1500元/吨。 以上种种情形,均不构成有效的承诺,均是对A公司发出的新要约。 案 例 要约的撤回和撤销: * 要约撤回:是指在要约生效前,要约人使其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要约一旦送达受要约人或被受要约人了解,即发生法律效力。 撤回方式: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因此,要约的撤回只发生在书面形式的要约,而且,撤回通知一般应采取比要约更迅速的通知方式。 要约撤销:要约人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之后而受要约人承诺之前,欲使该要约失去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 法律规定要约不可撤销情形: 要约人确定了要约期限或以其他形式明确表示要约不可撤销; 受要约人有理由相信要约是不可撤销的,且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5.合同的订立 要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