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章采访特殊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新闻采访的特殊方式 第一节 隐性采访 一、隐性采访的概念与特征 隐性采访的概念 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是一种与显性采访(即公开记者身份和采访意图)相对应的采访方式,往往被媒体用作“曝光新闻”的主要手段。 指在一定条件下,记者不向采访对象公开自己的身份、不告知自己的采访目的,通过模拟种社会角色或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报道采访源,获取新闻事实。亦称“暗访”或“私访”。 隐性采访的特征 二、隐性采访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隐性采访的类型 案例讨论 下面将介绍两个隐性采访案例,请同学们对案例中隐性采访手段的运用是否恰当进行讨论。 案例一:美国ABC记者调查“狮子公司”食品案。 案例二:印度“记者行贿议员丑闻”。 案例一:美国ABC记者调查“狮子公司”食品案 1992年11月5日,美国ABC广播公司的《黄金时间现场直播》节目曝光了北卡罗莱纳州食品连锁巨头狮子食品公司的生产卫生问题。这条新闻引起轰动,狮子食品公司的股票狂跌,全国88家连锁店面临倒闭,总共亏损13 亿美元。 狮子公司以“非法侵入”和“对雇主有不义之举”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ABC支付巨额赔偿。 法院于1997年1月裁定狮子公司胜诉,要求ABC支付补偿性损失赔偿费1402美元和惩罚性损失赔偿费550万美元。1997年8月,法院将损失赔偿额减到31.5万美元。 ABC不服,提出上诉。美国联邦法院认为狮子食品公司不可绕过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应该证明ABC的材料是蓄意或毫不顾忌,是谎言或者很不准确,但是狮子食品公司显然做不到这一点,所以 ABC公司只能给予2美元的象征性赔偿。 案例二:印度“记者行贿议员丑闻” 问题: 请问以上两个隐性采访案例中记者对隐性采访手段的运用有何差异? 案例中隐性采访手段的运用是否妥当?为什么? 通过这组案例比较,你们认为在什么情况下记者才能运用隐性采访手段? 隐性采访的适用条件 三、隐性采访应注意的问题 隐性采访的法律界限 隐性采访的操作规范 案例讨论: 请运用本章所学对上述案例的采访过程进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以上报道所用隐性采访手段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为什么? 假设是你获得了相关新闻线索,会采取何种方式进行采访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二)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的;   (三)擅自将国有馆藏文物出售或者私自送给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的;   (四)将国家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送给外国人的;   (五)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的;   (六)走私文物的;   (七)盗窃、哄抢、私分或者非法侵占国有文物的;   (八)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妨害文物管理行为。 《新闻调查》栏目对隐性采访制的采访规范: 无论如何,秘密调查都是一种欺骗。新闻不是欺骗的通行证,我们不能以目的的正当为由而不择手段。秘密调查不能视为一种常规的做法,也不能仅是为了增添报道的戏剧性而使用。 只有同时符合以下四条原则,才能采用秘密调查: 第一,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我们正在调查的是严重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 第二,没有其他途径收集材料; 第三,暴露我们的身份就难以了解到真实的情况; 第四,制片人同意。 总结 判断是否值得采用隐性采访时的三个问题: 重要性:所报道的信息涉及公共利益吗,对人们至关重要吗? 准确性:这样获取的信息准确真实吗? 安全性:会不会使一些无辜的人身处险境? 第二节 其他特殊方式的采访 一、电话采访 概念:记者通过电话,对异地的当事人、见证人或现场记者进行声音访谈式的信息搜集方式。 特点:电话采访耗时短,方便快捷,交流充分,富于真实感。它既是一种报道方式,也是一种采访方式。在现场直播中,画面信号传递有困难或者媒体自身条件不具备时,电话连线也能给人带来现场的感觉。 适用范围: 用于突发事件动态的快速报道。如:利比亚战争、汶川地震、洪灾决堤事故等。 由于人力、财力、物力或自然条件等的限制,记者无法赶赴现场进行报道。如日本福岛核泄漏。 用于向专家学者的咨询。 用于对传闻的核实。 可作为隐性采访的一种,用于隐匿身份获取真实信息。 电话采访的礼仪 采访目的要简明扼要、容易理解,采访时要切中要点。 说话的声音要亲切友好。 如果你估计采访的时间不会太短,要提前说明,陈述完采访意图后要询问对方现在是否方便接受采访。 打破僵局的话应该简短。 通话过程中,不要不加解释就长时间保持沉默,如果需要记录可直接说明。 认真核对采访中涉及的细节问题以免出现差错。 采访结束要表现感谢,报道发出后要询问对方意见。 一个引发热议的电话连线采访 2010年6月21日18时30分左右,抚州市临川区抚河干流右岸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