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比较研究的内涵 比较:按照一定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考 察,寻找异同,以把握研究对象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 比较研究: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二、教育比较法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一)比较法可以克服教育研究的狭隘性,把所研究的个别事物纳入到广阔的背景中,从而更好地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 (二)比较法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新的发明、发现 例如: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 (三)比较法能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本国、本地的教育状况 和特点 三、教育比较法的基本特征 (一)广泛性 (二)历史性 (三)同质性 四、教育比较法的功能 (二)横向比较研究 * 第十二章 教育比较法 教育比较法概述 教育比较法的类型 教育比较法的实施程序及要求 第一节 教育比较法概述 (二)教育比较法的概念 运用比较原理研究教育现象。 本质: 研究对象为不同条件下的教育现象; 2.研究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对比分析; 3.揭示的是某种教育现象的特殊本质与教育的普遍规律。 例如:国家教育制度改革 比较法的功能 ※评价的功能。通过对不同事物的比较,评价出哪种事物的优劣,以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 ※借鉴功能。比较中找出问题产生或存在的原因及其问题的方法,供今后工作借鉴或改正。 一、教育的纵向比较研究与横向比较研究 (一)教育的纵向比较研究 ☆纵向比较研究法是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状况进行比较,从而揭示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它是按照时间序列的纵断面展开的,通过对事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作动态展示,让人们看到事物的历史演进过程。 第二节 教育比较法的类型 ☆横向比较研究是研究者对同时存在的教育现象进行比较,在事物相对静止的状态下研究事物间的异同,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的教育比较研究方法。它是按照空间结构的横断面展开的,通过对比,帮助人们明是非、找差距、析原因。 (一)教育的同类比较研究 ※同类比较研究法是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事物,通过鉴别其异同来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特殊性和该类事物共同规律的方法。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既有个性,又有其类属的共性。特点是“同中求异” 。 二、教育的同类比较研究与异类比较研究 ※异类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对两种以上性质相反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进行比较,揭示它们在不同表征下的异同之处,从而寻求某些规律的研究方法。由于异类比较研究的对象反差大,结论鲜明,往往能发现新问题、揭示新规律。 (一)教育的定性比较研究 ※定性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对事物间本质属性的比较来鉴别事物的特点、性质、归属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 三、教育的定性比较研究与定量比较研究 ※定量比较研究法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数量上的分析,从而把握事物的特点,判断事物的变化,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3.1 教育比较法的基本程序与操作要求 确定比较的问题 (1)选定比较的主题 (2)确定比较的内容 (3)确定比较的范围 制定比较的标准 制定比较指标体系 搜集资料、分类、解释 搜集、分类、解释 比较分析 依据资料、参照标准 找出差距、查找原因 结论 3.1 基 本 程 序 解释比较内容 解释为什么? 资料 可靠 比较 全面 客观、系统、全面、正确揭示内在规律 操作 要求 对象 可比 解释 可靠 3.2 教育比较法的基本程序与操作要求 4.1 明确主题与对象 ※中国和美国是东西方文化的两个重要的代表国家,在教育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通过对两国儿童适应能力的比较研究,来探讨这种差异的存在及其产生的原因。比较研究的对象选择中国北京和美国芝加哥两个城市30多个小学一、三、五处级的近30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4 中美儿童适应能力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4.2 明确比较的具体内容和标准 ※比较的内容主要包括儿童的课业成绩、课堂教学结构与行为表现、儿童对学校的反应、家庭的教育观念、传统文化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比较的标准,以儿童的课业成绩为例,主要围绕数学和语文两大科目进行。 4 中美儿童适应能力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4.3 收集比较研究的资料 ※实地考察、查阅文献、调查访问、座谈讨论、教育实验方法等均可以利用。在该研究中是通过测验法来获得两国小学生数学、语文课业成绩方面的资料;通过对北京的160堂、芝加哥的320堂数学、语文课的正式观察收集两国课堂教学结构和儿童行为表现方面的的信息;通过调查的方式收集关于家庭教育观念、儿童对学校的反应以及文化对儿童影响等方面的资料。 4 中美儿童适应能力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4.4 进行比较分析 ※列出对象间相同点和异同点。通过调查资料显示,中美儿童适应能力的异同表现在以下方面:北京儿童在应用题、速算、数概念等方面表现突出,但在视觉能力、空间关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