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场地群桩–土–结构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 - 岩土工程学报.pdfVIP

液化场地群桩–土–结构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 - 岩土工程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卷增刊岩土工程学报年月液化场地群桩土结构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孔德森李纯洁凌贤长门燕青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山东青岛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青岛捷达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摘要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群桩土结构的相互作用规律采用量纲分析方法设计了群桩柱墩模型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幅值为和的地震波探讨了地基加速度反应桩柱墩加速度反应和孔隙水压力反应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小震输入下地基动力变形的线性特征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对地震波的动力放大

第33 卷 增刊2 岩 土 工 程 学 报 Vol.33 Supp.2 2011 年 10 月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ct. 2011 液化场地群桩–土–结构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 1, 2 1, 3 4 1 孔德森 ,李纯洁 ,凌贤长 ,门燕青 (1.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山东 青岛 266510;2. 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510; 3. 青岛捷达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400;4.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摘 要: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群桩–土–结构的相互作用规律,采用量纲分析方法,设计了群桩–柱墩模型振动台试 验,通过输入幅值为0.15g 和0.5g 的El Cenro 地震波,探讨了地基加速度反应、桩–柱墩加速度反应和孔隙水压力反 应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小震输入下,地基动力变形的线性特征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对地震波的动力放大作用, 且加速度反应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大震输入下,地基动力变形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加速度反应规律不单一;②桩– 柱墩加速度反应主要集中在低频段,反应规律复杂;③埋深和桩距对地基孔隙水压力变化影响较大,且随埋深减小, 孔压减小,孔压比增大,同时随桩距减小,孔压增大,以致在桩周形成一定的孔压梯度。振动台试验能很好地再现天 然地震作用的宏观现象,是研究液化场地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反应规律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关键词:液化场地;地震;群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大型振动台试验 中图分类号:TU4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4548(2011)S2 –0143 –07 作者简介:孔德森( 1977 – ) ,男,工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桩–土 –结构相互作用。E-mail : dskong828@163.com 。 Shaking table tests on pile group-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to seismic loading on liquefied ground 1, 2 1, 3 4 1 KONG De-sen , LI Chun-jie , LING Xian-zhang , MEN Yan-qing (1.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10, China; 2. Shan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Civil Engineering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Qingdao 266510, China; 3. Qingdao Jieda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Co., Ltd., Qingdao 266400, China; 4. Scho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