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的药用历史.doc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麻的药用历史   一、古代药书对天麻的记载   天麻在我国具有二千多年的药用历史,在我国历代本草医书中,对天 麻的名称、产地、形态、采集时间、加工炮制及用途都有非常精辟的论述,但对天麻的人工栽培本草农书未有记载。   天麻的异名繁多,《神农本草经》中称赤箭,别名离母、鬼督邮。此 外还有神草(吴普本草)、赤箭脂、定风草(药性论)、离母(图经本草)。 历代本草中天麻的异名还有木浦、石箭、分离草、御风草等宋开宝、马志等9人著《开宝本草6,始载天麻之名。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将天麻称为赤箭之根。(时珍曰)本经止有赤箭,后人称为天麻。甄权药性论云,赤箭芝一名天麻,本自明白。末人马志重修本草,重出天麻,遂 至分辨如此。沈括笔谈云;神农本草明言赤箭采根,后人谓其根如箭,疑当用茎,盖不然也。   天麻在我国分布较广,但被发现入药则各地有先后之别,同时由于过 度采挖,历史上最早发现天麻的产地,野生资源地遭到破坏,故本草中记载天麻的产地与现今四川、云南、陕西等天麻主要分布地区不完全一致。《名医别录》记载:赤箭生眺川谷、雍州;太山少室诸地,今京东西,湖南、淮南州郡及山东郓利二州办有”。《开宝本草》中载“天麻生郓州、 利州、太山、崂山诸处”,并说“多用郓州者佳”。l062年苏颂著《图经本草》,也将赤箭与天麻分列两条,在《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 所引用的天麻之状,即有赤箭、兖州赤箭、邵州天麻之别。后汉至梁武帝时,陈仓属雍州扶风郡,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南,而郓州、利州、兖州、秦山、崂山均属山东,可见我国古代除湖南、安徽、河南出产一些天麻外、山东、陕西是天麻的主要产区,且山东国,所产天麻为入药之佳品。但现今上述这些地区并非天麻的主产区。   关于天麻生长,形态及采收时间记载的较简单,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在其一些本草论著中写到“茎赤如箭杆, 叶生其端,根如入足,又云如芋;有十二子为卫。有风不动,无风自摇”。 唐《新修本草》(公元659)年除节录陶氏有关天麻的描述外,在其注文中 写到:“茎似箭杆,赤色‘端有花、叫·,远看如箭如羽。根皮肉汗与天门冬同,惟无心脉。去根五、六寸,有十余子卫,似芋。其实似苦楝子,核作五、六棱,中肉如面,日曝则枯萎也。“其描述“去根五、六寸,有十余子卫”,比陶弘景记载“十二字”定数更符合天麻的生长实际。李时珍著《本草纲目》集诸家精华,对天麻记载更加详实。“春生苗,初出若芍药,独抽一茎直上,高三、四尺,如箭杆状,育赤色。故名赤箭芝。茎中空,依半以上,贴茎微有尖小叶。稍头生成穗,开花结子,如豆粒大。其子至夏不落,却透虚入茎中,潜生土内。其根形如黄瓜,连在一、二十枚,大者至重半斤,或五、六两,其皮黄白色,名曰白龙皮。肉名天麻”。   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中记载“此草为物,下根如芋魁,有游子十二枚,周环之,去大魁数尺,皆有细根如白发,虽相须而实不连,但以气相属耳”。文中所述之“大魁”,即为己生长成的箭麻,“游子”实指白麻和米麻,“虽相须而实不连”,描述了脱离开母麻的箭麻、白麻和米麻的 生长状况,“细根如白发·…以气相属”,实指正在生长着的蜜环菌索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有关天麻和蜜环菌关系最早的发现和记载。   天麻的采挖时间,《图经本草》记载“凡采药,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润始萌末衔枝叶,势力淳浓故也,至秋枝叶津润归流于下,今即事验之,春宁宜早,秋宁宜晚,具此文意,采根者须晚秋之后、 初春之前,欲其苗梗枯落,至末萌芽时气味正完,乃可采耳”。这段精辟的描述,不但指出了天麻应在“晚秋之后、初春之前”采挖,同时讲出了天麻地上花茎倒苗后,地下块茎充实的道理。至今仍有指导生产的意义。   古医药书中对天麻医疗用途的记载较多,《神农本草经》将天麻列为上品,并认为有“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之功效,也即可治疗神经头痛,追风镇静作用。《用药法象》将天麻的用途归结为:疗大人风热头痛,小儿风痫惊悖,诸风麻痹不仁,风热语言不遂。在《药性歌诀四百味》中记 裁“天麻昧甘、能趋头眩、小儿惊痈、拘挛瘫痪”。1590—1596年成书的 《本草纲目》,集以往之大成,对天麻的药效,做了较系统的概述。”赤箭辛,温,无毒。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 消痛肿,下支满,寒疝下血。天麻: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久服益气,轻身长年。治冷气庸痹,瘫痪不随,语多恍您,善惊失志。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服食无忌。治风虚眩远头痛”。   天麻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将天麻功效综述为:“主治高血压、眩晕、头 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小儿惊厥等证”。近年有将天麻用作高空飞行人员的脑保健药物,可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日本用天麻治疗老年性痴呆症,总前

文档评论(0)

ywqa2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