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之(1) 代词 1>第三人称 今译为:他、她、它 例释: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2>第一人称 今译为:我例释: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蔺列传》3表近指 今译为:这 例释: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2) 助词 1表结构 今译为:的 例释: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 2主谓之间取独 例释: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诸葛亮传》3宾前标志 不译 例释:宋何罪之有?《公输》(凡是何…之…均为前置) 4定后标志 不译 例释: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调整音节 不译 例释:①填然鼓之。《孟子?梁惠王上》②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3)附(3)动词作谓语今译为:到、往 例释:①吾欲之南海《为学》②行不知所之(到…去)《庄子?马蹄》2、乎(1)语气词 1表疑问、反问 今译为:吗、呢 例释:壮士,能复饮乎! 《鸿门宴》2表赞美、感叹 今译为:啊、呀 例释: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3表推测 今译为:吧、呢 例释: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4表祈使 今译为:吧 例释:勉速行乎!无重而罪! 《战国策》5表商榷 今译为:呢 例释: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容乎,失之宰予。《韩非子?显学》17、者(1)特指代词1组成名词短语今译为:的、的人、的事 例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2用在数词后 今译为:个、样 例释:请君择于斯二者 《孟子?梁惠王下》3用在时间词后 今译为:…的时候 例释: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近士为务。《报任安书》 4用在否定词后 今译为:…的话 例释:不者,若属且为所虏。《鸿门宴》5用在主谓短语之后表原因 译为:…的原因例释:吾妻之美我者,私(偏爱)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助词1引出判断 不译 例释: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蔺列传》2定后标志 不译 例释: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蔺列传》11、也 助词 句中表句读句尾表判断。 例释:①有梦也难寻觅《长亭送别》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也前是名词,表判断) 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10、焉(1)代词 1>作宾语相当之 今译为:它 例释:①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2>表疑问 今译为:哪里、怎么例释: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2)兼词 兼于之 (前面的动词没有宾语或需要有介宾短语做状语时) 今译为:于是、于此 例释:①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3)助词 1>表语气 今译为:了、呢、啊 例释:①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②故钱塘之人日日候焉。《柳毅传》2>形容词词尾 今译为:…地、…的样子 例释:①穆穆焉,皇皇焉,济济焉,信天下之壮观也。《东京赋》 ②盘盘焉,囷囷焉(…的样子)《阿房宫赋》9、为(1)介词 1表对象 今译为:替、给、对 例释:①为君翻作《琵琶行》。②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史记?鸿门宴》2表原因 今译为:因为、因此 例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3表目的 今译为:为了 例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4表被动 今译为:被 例释: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2)助词 语助、提宾 无实义不译 例释:①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球之为听。《孟子》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3)连词 表假设 今译为:如、如果 例释:①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秦策》②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战国策?楚策四》(4)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1做、作 例释: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2治、治理例释:①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国语》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3担任、充当 例释: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不同的拧紧策略的优缺点分析课件.pptx VIP
- 第三单元有趣的纸藤编织(课件)-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pptx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本科).docx VIP
- 在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docx VIP
- ANSI ESD STM11.12-2021平面材料的体积电阻测量.pdf VIP
- 同济大学顾祥林-混凝土结构课后答案.pdf VIP
- 05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大语言模型技术02.pptx VIP
-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docx VIP
- 05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大语言模型技术01.pptx VIP
- 矿井供电系统与井下供电安全培训课件PPT(共 51张).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