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寄养在敬老院里的脑瘫儿童
寄养在敬老院里的脑瘫儿童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个7岁的孩子,患有先天性脑瘫的他,3年前被母亲遗弃在了医院。随后他被临时寄养在敬老院,时限是10天,但这一待就是3年。3年来,从没有一个亲人来看过他,和他朝夕相处的是已经62岁的敬老院护工贾凤芹老人和其他10位年龄更大的老人
孩子生病了怎么办、将来怎么受教育……当一个个问题摆在敬老院院长和其他老人们面前时,无奈之下敬老院将孩子的亲人告上了法庭……
半夜送来的孩子
3月15日,当记者来到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敬老院说明来意后,传达室的赵启荣老人指着旁边的一位大妈说:“这就是敬老院专职照看孩子的贾奶奶,几年来都是她一直照看那孩子。”
在敬老院东南角的一间房子里,7岁的刘刘一个人趴在电视跟前,电视里播放的是他和贾凤芹老人都喜欢的河北梆子
记者的到来似乎没有惊动这个小家伙,他还是紧紧盯着电视并不时地拍动自己的小巴掌,嘴里哼哼唧唧地叫着
一尺之外,是刘刘的床,一块海绵垫子上铺了一层塑料布,“昨晚他又把被褥尿湿了,没办法,他不知道大小便,裤子、被单隔上两天就要洗一堆。”贾大妈说
刘刘的衣服都是好心人捐赠的,贾大妈会给他改一下尺寸。贾大妈说:“其实这孩子什么都懂,每次我们问他想不想妈妈,他都会摇头。依我看他就两个毛病,一是不会说话,二是管不住拉屎撒尿,即使这样,我们这里也没人嫌弃他。”
今天是周日,按惯例敬老院吃的是饺子,刘刘喜欢吃饺子,贾大妈像往常一样用一条布带把刘刘拴住,早早去食堂排队了
看到贾大妈去打饭,赵启荣老人走了进来。“这个孩子我们都喜欢,别看脑瘫,不能说话,我们说什么他大都能理解。”
提起3年前刘刘被送到敬老院的那个晚上,已经76岁的赵启荣老人记忆犹新,”那天晚上都快12点了,大家都睡下了。突然我听到外面有人砸门。借着门外车灯的光亮,赵启荣透过门缝看到外面停着一辆警车,而砸门的正是镇里负责民政事务的办事员石喜峰(音)。赵启荣打开大门,只见民警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孩子
民警说,孩子是被遗弃的,现在无人照看,窦店镇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想让他在敬老院寄养10天。当时在场的贾大妈赶紧把孩子抱进屋里
说到孩子被送来的时间,贾大妈刚好端着饺子走了进来,说:“XX年3月6日晚上,到现在已经3年了。”
为脑瘫儿放弃天伦之乐的老人
从进敬老院的第一天晚上,刘刘就一直待在贾大妈身边。“他父母没离婚前,一个姓刘的保姆照顾他,所以我们后来就叫他刘刘。”贾大妈说
“孩子长得很漂亮。”贾大妈回忆说,刘刘刚来不久,很多人都想领养他,但是当认出刘刘就是附近河口村班玉兰家的孩子,而且还有毛病后,就再也没有人说收养了
“这3年来,没有一个亲人来看过刘刘。”已经62岁的贾大妈有些担心地说,“刘刘刚被送来时,走路都成问题,经常摔跟头。我现在身体还行,过几年不好了,刘刘该怎么办?”
因为没有人领走刘刘,敬老院承担下了照顾孩子的重任,而原来看护其他老人的贾大妈成了刘刘的专职保姆,敬老院每个月给她发300元的工资
刘刘是“脑瘫儿”很快得到了印证。比起同龄的孩子,他发育慢,生活无法自理,而且一直都不会讲话。但是,敬老院里的老人们都不嫌弃他,经常自掏腰包给刘刘买这买那,贾大妈的那点微薄工资也多是给他买了吃的。这个被遗弃的孩子没有得到父爱母爱,却得到了老人们的疼爱
因为要照顾刘刘,贾大妈3年来一直没有回过家,虽然她的家就在离敬老院不远的丁各庄,贾大妈说:“我儿子、女儿都成家了,平时都是他们来看我。如果我回家了,这个孩子就没人看了。”
“刘刘喜欢看电视,我忙的时候,就用一根布带把他拴在床上,他也很听话,一个人乖乖地看电视。别看他不会说话,但他不高兴的时候会跺脚,高兴的时候会拍手,看到不喜欢的电视节目会拉着我的手要求换台,冷了、饿了也都主动找我。”贾大妈说
有时候,贾大妈也会领着刘刘到院子里玩,到附近的村里玩,“他很喜欢和同龄人在一块,可是其他孩子看到他一般都会躲得远远的,更可气的是许多大人都叫他大傻子,这对孩子的自尊心伤害多大啊!”贾大妈伤心地说,“所以我们一般会到离敬老院比较远的地方去。”
3年来,贾大妈日夜陪在这个脑瘫孩子身边,她说:“以后我就在这里养老了。”当记者问是不是因为舍不得刘刘时,贾大妈的眼里闪过一丝泪光
命途多舛的脑瘫儿
刘刘被送到敬老院时,院长是附近交道一街的老支书周占,半年后来了一位新院长李成
看见跟10多名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今年60岁的李成觉得不是长久之计。孩子大了,怎么受教育等问题都是敬老院解决不了的,他开始为刘刘的事情东奔西走
李成首先找到送来孩子的良乡派出所。“派出所的领导说送孩子的事情是经镇领导同意的,以前捡的孩子也都是送到敬老院。结果双方闹得不欢而散。”李成说
在李成的坚持下,良乡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