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受讯心理研究
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受讯心理研究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XX年来,我国的职务犯罪案件嫌疑人在作案手段以及犯罪心理方面与过去相比都有很大程度地变化,表现在犯罪手段更加隐蔽,实施犯罪以及受讯时的心理复杂多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职务犯罪案件侦查工作中讯问犯罪嫌疑人就是一场由讯问人员与犯罪嫌疑人双方进行的斗智斗勇的心理较量。本文将职务犯罪案件嫌疑人按照不同的年龄段进行划分,大致分为“26岁”、“39岁”和“59岁”三个阶段,通过归纳总结职务犯罪案件中不同年龄段犯罪嫌疑人的受讯心理类型,提出应对这些各异的受讯心理时所应采取的讯问对策,以期提升职务犯罪案件侦查讯问工作的力度和效果
一、“59岁”年龄段职务犯罪嫌疑人受讯心理及对策
当前,在职务犯罪案件查办过程中,办案人员发现存在着“59岁”现象。所谓“59岁”现象,就是指那些处于临近退休或退居二线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进行职务犯罪的问题。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国家工作人员,是那些即将退出权力体系的老同志,他们大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艰苦创业时期,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中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劳动。这部分人实施职务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都临近退休,或者是在退居二线之前实施职务犯罪;(2)基本都掌握有一定的公权力,或者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具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力,有的级别还相当高;(3)长期以来在工作中能够较好地坚持廉洁奉公的作风,个人经济状况一般;(4)实施职务犯罪主要是由心里不平衡引起的。因此,处于“59岁”年龄段的职务犯罪嫌疑人一旦事发,其受讯心理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强势心理类型
这是职务犯罪案件中常见以及特有的一种心理类型,主要是那些长期从事公务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因其身份地位的特殊性形成的一种心理优势,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自认有一定的身份地位,侦查人员有所顾忌不敢触动;②依赖自己背后的关系网或者“保护伞”;③认为自己实施犯罪的手段高明,检察机关无法获得相关证据
在具体实践中,对此类心理类型的讯问对策首先一定要打破犯罪嫌疑人的幻想,通过前期侦查工作的进行,收集有力的证据,例如可以在讯问过程中用一些辅助性的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表明侦查人员已经取得了充分确凿的证据,同时结合我国的刑事宽严相济政策进行宣讲;还可以营造一种侦查人员已经与涉案的其他关键人物取得合作的氛围来瓦解对方的强势心理。要注意的是,在讯问过程中使用相关证据务必谨慎小心,以防犯罪嫌疑人通过分析证据来对揣摩讯问人员的侦查工作进度,从而拒不交代或者避重就轻
2、侥幸心理类型
“59岁”阶段的犯罪嫌疑人社会阅历丰富,行事较为缜密,在实施犯罪后往往企图凭借自己的周密谋划或各种偶然原因来能够逃脱法律的惩罚,在侦查讯问过程中容易产生侥幸心理。在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往往会实施各种伎俩,如狡辩、抵赖、喊冤叫屈,对罪行全部否认或部分否认;妄图隐瞒真相,逃避惩罚。但是,存有侥幸心理的犯罪嫌疑人通常心怀忐忑,疑心较重,对罪行是否暴露的问题异常敏感。犯罪嫌疑人这种自以为可以逃避惩处的心理,形成的原因主要有:①实施犯罪后长期未得到查办;②对讯问人员掌握的证据不清楚或者认为没有证据;③自信自己具有较强的反讯问能力;④认为背后的关系网可以包庇自己
对于存有侥幸心理的犯罪嫌疑人,讯问人员应当充分做好侦查取证工作,尽量夯实证据基础,对于自恃认为检察机关拿不到证据或无法获得充足证据的犯罪嫌疑人,审讯人员应当加强心理攻势,巧妙使用证据。在证据不全的情况下应当间接使用证据,力图使犯罪嫌疑人产生错觉,认为检察机关已经获得了完整的证据
二、“39岁”年龄段职务犯罪嫌疑人受讯心理及对策
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国家工作人员,基本都是青壮年干部,他们没有受过太多的生活磨难,虽然一些人在青少年时期曾经生活困难,但是随后生活条件却逐年好转,而且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正赶上我国提倡实现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时代,很多人仕途一帆风顺。当手握权力却又缺乏自我克制和外界监督时,一些人就可能出现内心膨胀、追求享乐的想法,以至于腐败堕落,走上犯罪的道路。这部分人实施职务犯罪具有以下特点:(1)这部分人大部分是在80年代末开始走上领导岗位,正值我国经济开始跨越式发展的阶段;(2)具有政治信仰,但容易受到经济浪潮的冲击;(3)实施的职务犯罪多以行受贿犯罪为主,表现为买官卖官,以钱换权;(4)获得权力后大肆实施职务犯罪,想要捞回升官的“投资”。因此,处于“39岁”年龄段的职务犯罪嫌疑人受讯时的心理类型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戒备心理类型
这种心理多是因为犯罪嫌疑人担心认罪或是不认罪,都不能得到讯问人员公正对待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心理,具体表现为对讯问活动抱有戒心,既不合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本田裂行维修手册全一本_本田SDH125T-31摩托车维修手册.pdf VIP
- 新22G04 钢筋混凝土过梁.docx VIP
- 【培训PPT】水肥一体化技术及应用.pptx
- 附录一、卫生部颁《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草案).pdf VIP
- (完整版)仁爱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doc VIP
- 2025年部编人教版(统编版新教材)八年级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 植物基因技术(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工程所有课件).ppt VIP
- 电子商务基础(第2版)全套PPT课件.pptx
- 《感染性休克》ppt课件.pptx VIP
- 2019版南方区域AGC发电单元调频指标计算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