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 双年展中的叛逆少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里昂 双年展中的叛逆少年

里昂 双年展中的叛逆少年蒂耶里 蒂耶里(Thierry Raspail)在1984刚到里昂工作时,原本只想待几个月就走。那时候,他还没有策展人的职位,没有收藏,没有团队,没有预算,甚至没有美术馆可以来办国际性的展览。时年33岁的拉斯帕尔是格勒诺布尔大学的艺术历史博士,当时他的重要工作是在里昂成立一个当代美术馆 在法国文化部和里昂市政府的支持下,美术馆办起来了,拉斯帕尔也在里昂留了下来,一住就是近30年。最初3年,他开始收藏一些作品,由于喜欢的风格非常多样,决定每年在美术馆举办题为“艺术十月”的展览。1988年“艺术十月”冠名为“一种色彩:单色的历史”,展出从印象派和历史先锋派源起,至马列维奇(Malevitch)和阿尼什(Anish Kapoor)等艺术家的热门作品。这次展览获得了巨大成功,1985年巴黎双年展后,法国第二大城市里昂也具备了主办国际性展览的潜力。拉斯帕尔想,为什么不干脆做一个双年展呢? 1991年9月,首届里昂双年展诞生,在众多双年展中,里昂双年展不是最有名的一个,也不是最具噱头的一个,比起其他在首都举行的展会,或者像威尼斯那样盛名在外的双年展,里昂面对的压力不小,像利物浦面对伦敦一样,里昂要与文化、艺术上非常强势的巴黎抗衡 逆向思维暗流 “在欧洲有不少各类型的双年展,每一个都希望找出自己的特色。”拉斯帕尔对《新周刊》说,“我是里昂当代美术馆的馆长,我一直认为双年展是美术馆的延伸。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尽可能坚持让双年展往具有深度的社会问题上靠拢――构造我们文化环境的所有人类学问题。美术馆与双年展的链接,开始的确有一点奇怪,但现在它正强烈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我后来还在非洲马里首都巴马科设立了博物馆。” “最初,我把里昂双年展定义为美术馆的一次展览,1991、1993和1995年的前三期里,都是历史视角的展览,感谢它们,让我建立起稳固的观众群(在4周时间内,首届双年展艺术之爱吸引了7.3万名游客),以及一批主要的国际合作机构。”欧洲各国的游客都被双年展吸引到法国第二大城市,展现了里昂的潜力。拉斯帕尔从一开始就不想做一个随大流的取年展,他“旨在对法国的创作情况进行评估”而不是“单纯展示一些艺术家现有对的作品”,此举公然推翻了国际双年展的普遍标准,逆潮流而动。有媒体称,自1969年巴黎所谓的“蓬皮杜展览”以来,法国还没有举办过意义如此深远的项目。到了1993第二届“他们一起改变了世界”更加雄心勃勃:计划在XX年内,依据“达达主义和激浪派”对XX年展独辟蹊径的策展方式稳固了粉丝群,虽然不是影响力最大的展览,但足以掌握一定程度的话语权,到了1997年,拉斯帕尔想有所突破,邀请了赫拉德(Harald Szeemann)担任策展人。“我们一起举办了主题与欧洲全球化有关的展览,我们关注的是后现代主义在本土面临的问题,这在当时是一个难得的,且有点被禁止提及的话题,但显然,后现代主义已经失语了,而全球化还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词。”赫拉德 1997年的双年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台阶。赫拉德 被迫开放的法国艺术大门 1991年里昂双年展取得的巨大成功,除了归功于“艺术十月”的积累外,拉斯帕尔也正赶上了法国当代艺术大门被迫打开的时节,他不得不反思法国艺术在近10年内遇到的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法国的艺术群体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老大,因为从19世纪到XX年代初开始,一个由艺术中心和美术馆构建起来的稠密网络已经大规模改变了世界艺术景观,市场在过去XX年间大规模渗入艺术领域,新崛起的收藏家让当代艺术价值空前上涨。但大部分的法国本土艺术家仍然坚决不向外推销自己,只关注本土潮流,少有人愿意将作品放在双年展或者国际艺术市场上展出。”1981年法国当代艺术基金会(FRAC)创立后,各种艺术中心层出不穷,美术馆也进行了重组。在此之前,FRAC输入了大量作品,这种方式在促进法国开放的同时,由于法国的文化输出A处于低效率状态,也深化了文化平衡的不对称性。在巴黎三年展举办之前的几年里,里昂双年展希望率先在法国探讨“艺术的力量”。这一步,里昂走在了巴黎之前 当法国磨磨叽叽,不情不愿地将当代艺术、市场纳入到艺术圈里之后,很多艺术家担心法国艺术市场很快就要变味,欧洲最活跃的艺术输出国――英国和德国早已在市场上和口碑上分得一块大蛋糕。拉斯帕尔认为,谨慎是必须的,杞人忧天大可不必:“在法国,艺术如果与市场挂钩,普遍会被认为是邪恶的,丧失尊严的。众所周知,全球化迫使西方打开大门,并且令西方人丧失了小部分民族优越感,在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中消费主义盛行,金钱俨然成了评价一幅画是否成功的标准,但我还是乐观的,因为大部分重要的艺术家依旧保持着他们的批判态度,与当权者面对面对抗。甚至可以说,在世界各地,这些艺术家们正在上演特殊的喜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