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开式自然循环系统启动特性实验研究.PDF

开式自然循环系统启动特性实验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式自然循环系统启动特性实验研究

第37 卷 第4 期 核 技 术 Vol.37, No.4 2014 年4 月 NUCLEAR TECHNIQUES April 2014 开式自然循环系统启动特性实验研究 郭雪晴 孙中宁 王建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哈尔滨 150001 ) 摘要 对开式自然循环系统的启动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详细分析了不同加热功率和不同入口过冷度条件 下系统出现的实验现象和流动特性,最后给出了自然循环系统在启动过程中的流动不稳定性边界图。结果如 下:在低加热功率下,随着入口过冷度的减小系统会依次经历单相稳定、两相振荡和两相稳定流动;增大加 热功率会使系统的两相流动不稳定范围增大,甚至很难形成稳定的两相流动。在两相振荡阶段,系统会出现 由闪蒸诱发的不稳定流动以及由沸腾喷发和闪蒸共同诱发的不稳定流动两种模式,这两种不同模式的流动不 稳定性均属于密度波不稳定性。 关键词 开式自然循环,启动过程,闪蒸,沸腾喷发,密度波不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TL33 DOI: 10.11889/j.0253-3219.2014.hjs.37.040602 自然循环系统由于结构简单、固有安全性好等 高温胶进行密封。换热段由三根相同的传热管并列 特点在先进核反应堆的主冷却剂系统和一些安全系 组成,内外径分别为34 mm 和38 mm 。上升段和下 统设计中得到了应用。自然循环系统根据与环境的 降段中除扩张段16 的直径为145 mm 外,其余管段 开放程度分为开式自然循环系统和闭式自然循环系 直径均为50 mm。水箱气空间与大气环境联通,系 统[1] 。目前关于自然循环系统的研究都针对闭式自 统始终处于低压运行状态。自然循环回路内布置有 然循环系统,而对开式自然循环系统的研究很少。 若干个压力和温度测点,用于测量不同位置流体的 不过由于开式自然循环系统具有回路结构简化、系 压力和温度,以监测闪蒸、沸腾等现象的发生。循 统压力波动小等特点,已开始应用于一些非能动安 环流量采用电磁流量计测量,测点位于下降段7 上。 全系统的设计[2−3] 。但目前对开式自然循环系统的瞬 实验回路采用纯蒸汽加热,由锅炉提供。冷凝 态运行行为,特别是其启动特性认识不足。另外, 罐内的蒸汽通过在换热段9 管外冷凝将热量传递给 由于自然循环系统的流动特性对其结构形式比较敏 自然循环系统内部流体,形成密度差,从而驱动系 感,不能将闭式自然循环系统的研究经验[4−6]直接应 统产生循环流动,将热量导出。由于水箱直接与环 用到开式自然循环系统中,因此有必要对开式自然 境相通,因此当系统产生两相循环流动时,从上升 循环系统的瞬态行为特性进行详细的研究。 段 16 流出的汽水混合物中的蒸汽部分将直接排放 本文主要对开式自然循环系统的启动特性进行 到环境中,而液体则依靠重力回落至水箱进行再循 实验研究,分析系统在启动过程中出现的流动现象 环。为了使加热段始终处于蒸汽环境中,需要在冷 和发生机理,最后将这些流动不稳定性进行分类, 凝罐底部设置排水阀,适时地排放冷凝罐底部积累 并绘制系统启动过程中流动不稳定边界图。 的凝结水。 1 实验回路 开式自然循环系统实验流程如图1 所示,P −P 0 4 为压力测点;T −T 为温度测点;F 为流量测点,主 1 6 要由冷凝罐、循环管路、水箱和测量仪表组成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