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哭嫁民俗看秦巴山区女性传统婚姻心理
从哭嫁民俗看秦巴山区女性传统婚姻心理[摘要]XX年代以前,秦巴山区广泛流行着哭嫁民俗,从中不难看出秦巴山区女性的传统婚姻心理:对婚后生活的担忧;对父母及兄弟姐妹的不舍;对婚姻不能自主的不平。虽然,对于父母来说,女儿出嫁意味着她找到了人生的归宿,因而了却了父母的一桩心事,然而,对于女子而言,前途未必乐观。出嫁在即,担忧、忐忑、不舍、不平一齐涌上心头,化为簌簌的泪水,在哭嫁的习俗中得到名正言顺的宣泄
[关键词]哭嫁;秦巴山区;女性;婚姻心理
[作者简介]李巧宁,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教授,历史学博士,陕西汉中723001
[中图分类号]C91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XX年代之前在秦巴山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民俗,至今仍在山区农村婚礼中可以看到:女子出嫁前夕一定要长哭,而且边哭边唱,有时父母、兄嫂、姐妹等以歌唱相应和。哭嫁的内容大体有三种:一是在出嫁前几天,亲友送来“添箱”礼,即将出嫁的姑娘以亲友为主题逐人哭唱,以表达感谢之情,即“哭百客”;二是在婚礼的前一天晚上或婚礼当天迎亲的人未到之前“哭胞亲”,通过哭唱抒发对父母、兄嫂姐弟的依恋;三是“哭迎亲”,也称“哭冤家”,婚礼当天,迎亲队伍到来后,将嫁的姑娘以迎亲者为歌唱主题与对象,采用“哭”、“笑”、“讽”、“骂”的方式歌唱。既然要唱,就会有唱词、唱腔。秦巴山区的哭嫁歌有一定的唱词和唱腔。根据歌词内容所表达的感情的变化,唱腔或悲愤,或凄婉。一般而言,姑娘哭得越伤心,歌声越伤感,越能博得乡邻的赞叹:一方面新娘是有心人,对父母的孝心十分赤诚;另一方面女子在“哭好命”,越哭娘家越兴旺发达[2](p96)
在秦巴山区的民众看来,哭嫁是代代相传的习俗,是婚姻喜庆的一种形式。实际上,哭嫁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民俗而存在下来,是因为它适应了女子普遍地表达婚姻心理的需求。因此,从哭嫁这样一种事象中,不难看出秦巴山区的传统婚姻心理
一、对婚后生活的担忧
哭,是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或因悲痛,或因欢喜。结婚是人生大事,它标志着一种新的婚姻生活的开始,也暗示着与婚姻生活相伴的责任的降临。对于女性来说,结婚意味着从此要承担起经营夫妻感情、维护家庭和睦、生儿育女、赡养公婆的责任。然而,自己即将走入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丈夫如何,能不能得到公婆的宽容等,都还是未知数
尤其是对于生活在XX年代之前秦巴山区的女性而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是难以逃脱的婚姻命运,在一定意义上,结婚预示着选定了一种不可回头的人生道路:即使嫁的是一个最不成器的丈夫,也得一直和他在一起熬到老,与他同床共眠,为他生儿育女,替他侍奉老人。这样的婚姻怎能不使女性担忧?更何况,不般配、不如意的婚姻相当普遍。就如一些民间歌谣所唱的:“姐儿今年一十八,嫁的丈夫是寡娃;人家丈夫一条龙,我那丈夫像毛虫。人家丈夫像旗杆,我那丈夫像犁辕……”[3](p458-459)”人家丈夫像书生,我的丈夫像猴精。戴顶草帽无顶顶,吃个烟锅无颈颈;穿件衣裳无领领,穿双鞋子无后跟。吃饭不嚼,吃肉混吞;叫他这头睡,他在那头哼;蹬他一脚,他昂一声。虽然他家银钱广,银钱难暖我的心。只怪爹妈主见少,把我掀进埋入坑……”[3](p457)年岁悬殊、缺乏男欢女爱的婚姻也很常见:十八姐儿九岁郎,夜夜抱你上牙床。不是堂前公婆在,你当儿来我当娘。“爹娘贪财把我嫁,丈夫年岁比爹大;罐里栽花活闷死,不是夫妻是冤家。”[3](p450)最使女子难熬的是丈夫死后长期守寡的日子,尤其是女子在未婚夫死后仍必须嫁到夫家,孤独一生:“提起婚姻泪汪汪,丈夫死了鸡拜堂;活人抬进死人坑,枉拿花针绣鸳鸯。”[3](p458)
除了丈夫之外,还有公婆、妯娌、夫家的兄弟姐妹,她们会不会难于相处?女子对此也不无担忧。因为自己一个外姓之人进入一个陌生的家庭,如果得不到这个家庭的接纳,无异于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孤独无助。事实上,传统社会中,秦巴山区的女子婚后在婆家不受尊重,由于公婆的苛求而常常受到责骂的情况十分多见。一首《苦女子歌》对此有形象的描绘:“……三月里,是清明,公婆待人好狠心;过门三天下厨房,骂我饭熟米汤生。/……九月里,九重阳,菊花造酒满缸香;老小喝得熏熏醉,造孽女子不得尝。/十月里,雪满天,一家穿棉我穿单;黄荆条子没轻重,三天两顿家常饭……”[3](p461)
即使嫁了个顺眼的丈夫,有一对还算善良的公婆,做媳妇的日子也是十分劳累而又必须任劳任怨的。因为在秦巴山区的百姓看来,娶媳妇本来就是为了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在传统的普通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再加上丈夫的弟和妹,少说也有近十口人。这么一家人的卫生、衣食主要都得由媳妇来打理,而艰苦的生活条件又给这一系列劳动增添了许多困难(在1980年代以前秦巴山区乡村基本没有电力磨面的机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标识及介绍.docx VIP
- 血友病教学课件.ppt VIP
- 《费尔巴哈的提纲》课件.ppt VIP
- 05S502 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国标 建筑图集 汇编 .docx VIP
- 马工程系列《教育学原理》项贤明主编第一到十章全完整版课件PPT:产生发展、教育与社会人的发展、目的培养目标、制度、课程教学德育、教师学生等(1).pptx VIP
- 2025年山东能源集团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积极心理学课件:构建积极生活,提升幸福感.ppt VIP
-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课件.ppt VIP
- 糖尿病肾病合并肺部感染护理查房-幻灯片.ppt VIP
- 大学生安全教育(思政版):交通安全PPT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