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丹白裤瑶葬礼仪式审美人类学考察.docVIP

广西南丹白裤瑶葬礼仪式审美人类学考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南丹白裤瑶葬礼仪式审美人类学考察

广西南丹白裤瑶葬礼仪式审美人类学考察【摘要】以审美人类学的研究视角考察广西南丹白裤瑶的葬礼仪式,认为白裤瑶葬礼主要由阴朝报丧、铜鼓造势、开牛送葬、跳猴鼓舞、沙枪送葬、长席宴客六大仪式组成。通过对广西南丹白裤瑶的葬礼仪式规程的梳理和阐述,试图探讨其外在流变形式,挖掘其内在的生存机制 【关键词】白裤瑶;葬礼仪式;审美人类学;考察 【作者】雷文彪,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柳州,545004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XX年穿白裤而得名,人口三万左右,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至今仍遗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社会文化信息,具有“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之称。白裤瑶的葬礼仪式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主要由“阴朝报丧”、“铜鼓造势”、“开牛”送葬、“跳猴鼓舞”、“沙枪”送葬、“长席宴客”六大仪式组成 一、阴朝报丧 薛艺兵先生说:“仪式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行为方式之一,它的存在,并不是无谓的、无用的或自发的、自为的存在,而是因为对社会有意义、起作用才存在。”[2]在广西白裤瑶村寨,老人去世后,要由亲生的子女为其洗澡、穿寿衣,然后用刻有五个或七个瑶王印的布将尸体盖住,之后请道公作法式①。具体作法是:道公用金竹竿(用金箔纸将竹竿包好)在死者所住的房屋朝西的屋角捅开三块瓦片,如果死者所住的是茅屋,法式道公则将从茅屋的西角扯下三根茅草,意思是死者将由此处“升天归西”,到西天的极乐世界去。随后,道公抱着一只打煞用的白公鸡到香炉前三鞠躬,绕灵三圈后开始向阴朝地府的历代祖先报丧。报丧的程序也有讲究,首先是向掌管阴朝地府的阎王报道,大意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有某人前来地府报道,请阎王地府接管……”;其次是向死者的列祖列宗报道,大意是“曾祖某某,祖父某某,父某某……,今有家人某某来与你们会和,希望你们多多给予关照,相互联系,共同生活……”;再次向在场守棺的人报告死者生前种种感人事迹,以及去世地点时辰等等。报丧的三个程序完成后,道公用嘴将打煞用的白公鸡的鸡颈咬断,丢出门外,守灵的亲戚朋友开始哭丧,哭丧的人越多,表示死者家族越兴旺发达,哭丧人的哭声越大,哭丧时间越长,表示哭丧者越有孝道,或与死者的关系越密切 二、击鼓造势 铜鼓、皮鼓,是葬礼活动的主要打击乐器,在平时的日子里不能随意敲打。铜鼓是白裤瑶最具有艺术魅力的有形文化形式和民族精神、民族精华的寄托。打铜鼓是白裤瑶葬礼仪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铜鼓也是白裤瑶族群所崇拜的器物之一,有时甚至将铜鼓视为神灵或家族中的一员,诚如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所言:“溪峒爱铜鼓,甚于金玉。”据有关资料显示,白裤瑶的铜鼓密度之高居国内外当今使用铜鼓民族之首,平均每89人中就有一面铜鼓[3]114。在白裤瑶,如果哪一家有老人去世,其亲戚朋友都会不约而同的将自家收藏的铜鼓“请”出来,为逝者送葬。在白裤瑶中,铜鼓被视为神圣之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随意接触铜鼓,如果需要取出铜鼓,就必须举行一个“隆重”的“请鼓仪式”。具体做法是:把两碗酒、半碗水放到铜鼓的鼓面上,同时还用一片竹片沾上酒点洒在鼓面上,并对着铜鼓念一段“请铜鼓”词,大意是“铜鼓啊,亲戚家有丧事,今天要带你去那里,打雷下雨你不要怕,声音要洪亮……”用完铜鼓后,也要用一些酒、水举行“隆重”的“封鼓仪式”,交代铜鼓“铜鼓啊,拿你去藏,雷响不要响,海浪滔滔你不要动,要安心在家里。”[4]在白裤瑶,老人去世后不能把铜鼓带去,为了表示对老人的尊敬,必须要击鼓造势为其送葬。铜鼓一般是在“开牛”前打一遍,其目的一方面是为死者通往阴间“开路”,白裤瑶认为,“丧事打铜鼓是表示对死者的哀悼,使死者安然进入阴间,登上天堂,逍遥自在。”“打铜鼓是表示死者生前富贵,让阴间的鬼也知道,热烈来欢迎死者,使死者在阴间也一样富贵,同样受到尊重。”[3]114-116另一方面是告知族人有人去世的讯息(类似于发布讣告),使更多的人听到鼓声,自动前来参加葬礼 三、“开牛”祭祀 “开牛”祭祀是白裤瑶葬礼仪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规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凸显白裤瑶葬礼隆重的表征,也是他们连通阴阳两界的重要桥梁。卢瓦西在《献祭史论》中指出:“仪式是所有宗教中最持久的要素,因而,从仪式中我们可以更透彻地揭示古代崇拜的精髓。”[5]牛是白裤瑶的图腾,他们对牛怀有崇敬之情。“开牛”就是杀牛或砍牛,但在白裤瑶人不叫杀牛也不叫砍牛,而叫“开牛”。 “开牛”用的牛一般是水牛。“砍牛送葬”是白裤瑶葬礼仪式中最为重要的仪式之一,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相传白裤瑶民族有着“食人俗”的传统,即人死后,要族人分食其肉后,才葬其骨,后来是在白裤瑶青年拉所泽彩的努力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