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贸用语中修辞词语中译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经贸用语中修辞词语中译外

浅谈经贸用语中修辞词语中译外【摘 要】:经贸领域里的修辞用法屡见不鲜,并且具有时代特点。从 “大锅饭”到“治标治本”,“后遗症”等。一部分修辞语已演变成经贸领域的专用说法,例如财政“杠杆”。《法汉汉法经贸词典》中汉法含修辞的词汇仅49条,不足汉法所有词条的千分之三。这从侧面说明绝大多数修辞存在于日常用法中。本文将以几家主要中文网站及报刊中刊载的经贸新闻为素材,分析阐述中译法中修辞词语的处理方法及其意义 【关键词】:经贸用语 修辞 中译法 网站 报刊 【Abstract】: The metaphors are commonly used in economy and trade domain, and they are also catch up with times. Some metaphors, from “ mess together”, that used in the past to “unbalance” that are used nowadays, reflect the times’ features. Some of these have become the terms in economy and trade sphere, for example: finance level, etc. However, there are only 49 items of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French in Chinese and French Dictionary of Trade, which is less than 3‰ in compare with all the translation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It also means that most metaphors exist in our common use. This essay aims to analyze and elaborate the methods of dealing with and meaning of metaphor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to French, which base on the material of Chinese websites and economy trade news published in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Key words】:Economy Trade, metaphor,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to French, siteweb, newspaper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XX年表达爱情的方式。在中译法要结合文章理解它的实际含义。文章中写UPS将”绣球”抛给了波音,指UPS公司决定购买波音飞机,作为标题,可以处理成《Choix d’UPS:?Boeing》 例3. “走麦城”:中国明朝小说《三国演义》中孙权的军队在麦城活捉关羽,由此而来关羽“败走麦城”的说法,后用走麦城形容遭遇失败。在新闻翻译中,《connaitre un échec》(遭遇失败)无疑是简洁恰当的 然而,某些已被外国读者接受的专有词是可以被保留的。例如“新长征的起点”和“丝绸之路” 就可以保留词语上的对应:《Départ dune nouvelle Longue Marche》, 《la Route de la Soie》 不难看出,虽然同为中国文化的体现,但在经贸领域的翻译中,对认知度不同的汉语专有词应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经贸信息本身的要求决定的。在一篇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中,这些词的源头,演变直至今义是可以被全部译出的。但在经贸新闻中,既然需要读者第一眼就抓住信息,就要求翻译处理时以信息为主,形式为辅 传播汉语专有词体现的中国文化不是经贸新闻的使命,但这种传播会对中外经贸翻译产生影响,不同影响力的专有词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本文中需要舍弃汉语形式的几个专有词可以在经贸新闻中像“长征”一样直接出现。这一天的到来以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为前提,需要作为文化“桥梁”的译者的不懈努力 3. 结论及局限性 经贸新闻修辞语的作用是使所指事实或事物一目了然,言简意赅,但由于两种文化的差异,原语的修辞语在译入语中往往没有对应词,但这并意味着修辞语是不可译的。新闻报道的目的是传递信息,因此使读者理解报道所述内容是最终目的。在经贸新闻中,读者的最佳反应就是理解报道内容,原文的修辞方法应为该目的服务。因此,在缺乏相应修辞语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