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 ct理论与应用研究.pdfVIP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 ct理论与应用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第24卷 第 5 期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Vol.24, No.5 2015年9月(747-752) C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Sep., 2015 叶福丽, 史贵连. 多层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J]. CT 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5, 24(5): 747-752. doi:10.15953/j.1004-4140.2015.24.05.13. Ye FL, Shi GL. Diagnostic value of post-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mage for pulmonary sequestration[J]. C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015, 24(5): 747-752. (in Chinese). doi:10.15953/j.1004-4140. 2015.24.05.13. 多层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对 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  叶福丽,史贵连 (湖北科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湖北 咸宁437100)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 13 例经手 术及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检查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机,先行CT平扫, 再行双期增强扫描,然后再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结 果:13例肺隔离症患者中,10例的病灶位于左下叶后基底段,3例的病灶位于右下叶后基底段, 病灶 CT 平扫表现为分叶形 3 例,圆形或卵圆形 3 例,不规则形 7 例。增强及重建后 13 例均显 示异常供血动脉。其中异常体动脉供血有9例来自胸主动脉,4例来自腹主动脉。结论:多层螺 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准确显示异常动脉血供和引流静脉,在肺隔离症的诊断和术前评估中 具有重大价值。 关键词:肺隔离症;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 doi:10.15953/j.1004-4140.2015.24.05.13 中图分类号:R814 文献标志码:A 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疾病,有叶内型和叶外型之分。该症指部分肺组 织发育不完全,没有呼吸功能,与邻近的正常肺组织及支气管相互分离,其血供来自体 循环[1-2]。由于肺隔离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对肺隔离症的正确 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利用多层螺旋 CT 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了 13 例肺隔离症患者,并参考 相关文献,讨论其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1 月-2015年3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患者13例。男7例, 女 6 例,年龄 9~50 岁,平均 32 岁。临床表现为肺部感染,以发热、咳嗽和咳痰为主 6 例,其中咳血 1 例,自述咳嗽和胸痛 3 例;无任何症状,体检时发现病灶 4 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 GE lightspeed 64 排螺旋 CT,患者保持仰卧位,头部先进入,先获得扫描定位相, 收稿日期:2015-07-31。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748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4卷 再平扫,范围从肺尖水平至膈面水平[3-4];增强使用碘海醇 100mL,注射速率3.0~3.5mL/s, 分别延迟 25s 和35s 进行双期扫描;所有患者每次扫描均在 1 次屏气下完成。 扫描参数为 120kV,227~267mA,常规层厚 5mm,螺距 1.5,扫描结束后进行 2mm 重 建。重建后再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技 术(VR)等二维、三维重建显示大血管及异常血管,根据需要可以任意旋转角度,进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