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结论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出25CrMnSi的CCT曲线及TTT曲线,如右图所示。 通过对材质特点的分析,我们初步判断,我们前期对25CrMnSi筋板的调质处理,导致其硬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含碳量偏低,同时Cr和Mn又使其马氏点降低,另外就是加热温度过高使其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脱碳所造成的。因此,为了提高它的淬火温度,只有提高其在淬火过程中的淬火冷却速度,使其能从奥氏体状态迅速冷却到马氏点以下,进行马氏体的转变,同时为了避免淬火开裂和减少加热时的脱碳倾向,应适当降低其淬火加热温度。 最终 定案 油 550-600 500-550 450-500 — — — 25CrMnSi 25 30 35 40 45 55 回火后冷却 回火后硬度(HRC)与 回火温度(℃)的关系 钢号 鉴于以上分析,并结合零件的实际尺寸形状特点,我们制定出如下的调质工艺路线:加热温度860—880℃,保温2小时,淬火方式为水淬(45—60S)到油冷透。回火550—570 ℃,2小时,回火后油冷以消除二类回火脆性。一般低合金钢淬火工件冷却到Ac1至650 ℃以前,奥氏体还比较稳定,冷却速度可略缓慢,以免工件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和变形。当冷却至650—400 ℃时,应具有足够的冷却速度同时应循环、搅动和增加流速都可以提高水的冷却能力,破坏蒸汽膜,有助于提高工件淬火后的表面硬度和冷却均匀性,并减少变形和开裂的倾向以及防止奥氏体发生珠光体类转变。在400 ℃以下,进入马氏体转变区,其冷却速度应尽量缓慢,以免产生过大的组织应力,引起工件变形甚至开裂。在这一工艺中,同时要注意采用高温装炉方式,以减小其因为热敏感性而导致的脱碳。采用这一调质工艺进行生产,作为最终热处理定案。 有效性 可靠性 可实施性 经济性 综合得分 选定方案 ◎ ◎ ◎ ◎ 20 选定 注:◎5分 ○3分 △1分 针对上述论证,我们又进一步对两个方案的有效性、可靠性、可施性、经济性进行了综合评估打分。 评估打分 进一步对这个方案的有效性、可靠性、可施性、经济性进行评估 Page ? * 八、效果检查 目标完成情况 HB 443 目标 平均硬度 HB 437 HB 432 HB 235 水淬油冷后的硬度 油冷后的硬度 HB 233 HB 228 目标值硬度HB240-280 社会效益 我们通过这次技能创新,填补了我国在25CrMnSi筋板调质处理技术上的空白,满足了国防军品的工艺设计要求,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 25CrMnSi筋板调质处理技术的创新,使我公司成为全国为数极少的能处理此类问题的公司。由此,给我公司所带来的经济潜能是巨大的,并且对于我公司的技术实力是一个极大的肯定。 巩 固 措 施 新方案的图纸标准化 重新编写并完善了热处理工艺 对车间热处理工进行培训 将新的工艺列入工艺纪律检查 九、巩固措施 十、回顾及打算 PDCA循环程序执行 质量意识 改进意识 进取精神 QC工具运用技巧 团队精神 工作热情 活动前后的能力评分表 序号 项目 活动前(分) 活动后(分) 1 QC知识 81 92 2 解决问题能力 80 92 3 协作意识 90 97 4 技能水平 89 94 5 团队精神 75 93 QC知识 解决问题能力 团队精神 协作意识 技能水平 活动前 活动后 实践证明此次改进课题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今后,我们小组将再接再励,争立新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优异的革新成果,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下一步打算 “25CrMnSi筋板调质处理创新” 项目成果发布完毕 请各位专家评委点评、指正 谢谢!! * Background created by m62 Visualcommunications, visit for more information LOGO 武重中小件加工厂热处理QC小组 25CrMnSi筋板调质处理创新方法 小 组 概 况 小组类型: 攻关型 注册日期: 2012.3 成立时间: 2012年3月 活动时间: 2012. 3-2012.11 QC小组教育情况: 小组成员均参加了全面质量管理培训,平均QC教育时间43课时以上。 小组名称:武重中小件加工厂常规热处理一组 小组概况 小组概况 现场实施 组员 中专 男 袁成 8 现场实施 组员 大专 男 龚炳勋 7 小组成员简介 序号 姓名 性别 文化程度 组内职务 责任分工 1 毛少鸿 男 研究生 组长 确定方案 组织实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