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水稻病害概要1
6. 药剂防治 1)药剂品种: 当前的杀菌剂中,只有叶青双(噻枯唑、川化180、叶枯宁)对人畜安全,防治白叶枯病有效。 25%的可湿性粉剂每亩75~100克,兑水叶面喷雾。 叶枯净(300-500倍)、叶枯灵(500倍)、代森铵(800倍)等也对白叶枯病有效。 2)喷药方法和时期: 病害常发区的秧田,在三叶期和移栽前各 喷1次 ; 出现零星发病中心时挑治,喷药封锁发病 中心,但要在露水干后进行,防止人为传病; 发病中心多或品种感病应全田普防; 暴雨后必须对感病品种立即喷药。 第三节 水稻纹枯病 一、症状 二、病原物 1. 分类地位 半知菌类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olani) 2. 形态与生理: 3. 寄主范围:广泛 4. 生理分化:7个融合群 适温28-32℃ 菌核萌发RH>96% 最适pH为5.4-6.7 水稻纹枯病病菌图 三、病害循环 1. 越冬与初侵染源 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或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稻 草等其它病残体中越冬 2. 初侵染和再侵染 1)初侵染: 春耕灌水 菌核漂浮(60-95%) 附着稻株 菌核萌发 侵入叶鞘内侧 2) 再侵染: 气生菌丝引起再侵染(主要) 分蘖盛期至孕穗期在株丛间扩展——水平扩展 孕穗后期至蜡熟期病部自下而上蔓延——垂直扩展 菌核引起再侵染 气生菌丝在病部形成菌核,菌核脱落经传播再侵染 3. 传播 水流 四、发病和流行因素 1. 菌源数量:田间菌核数量与初期发病轻重关系密切 2. 气象条件:高温高湿利于发病 长江流域:早稻 6月中旬——7月下旬 中晚稻 8月下旬——9月下旬 3. 栽培技术: 1)氮肥施用量大;2)深水灌溉;3)密植田块 4. 品种和生育期: 籼稻>粳稻>糯稻 窄叶高秆品种>阔叶矮秆品种 迟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 孕穗至抽穗期,叶鞘与茎秆间相对疏松利于侵入 四、病害循环 1. 侵染过程: 2. 侵染循环: 1) 越冬和初侵染源: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谷、病稻草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2) 传播与再侵染: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到秧田和本田,受侵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有可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分生孢子 附着 15-32℃ 萌发 附着胞 侵入丝 从机动细胞或长形细胞直接侵入 潜育期 显症 病斑扩展 孢子形成 孢子释放传播 26-28℃ 4-5天 五、发病与流行因素 (一)水稻的抗病性 1. 抗病性的表现 1)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高抗至高感 2)不同类型水稻抗病性不同:籼稻>粳稻>糯稻 3)水稻个体发育中抗病性的变化 4)病原种群与水稻品种间的相互关系: ①抗性是针对某个小种群而言的; ②大面积种植单一抗病品种会使抗性丧失。 生育期:四叶期、分蘖盛期、抽穗初期最易感病 器官龄期:愈幼嫩愈感病 因此,全生育期有三个发病高峰期:四叶期(苗瘟)、分蘖盛期(叶瘟)和齐穗期(穗瘟) 2. 抗瘟性机制 1)结构抗性(固有抗性):株形 2)生理生化抗性:表皮细胞硅质化和细胞膨压程度 3)过敏性反应:抗扩展的一种机制 (二)气象因素 温、湿度为主要因素。20-30℃,RH90%易发病 温度:主要影响水稻和病菌的生长发育 湿度:主要影响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 光照:主要影响光合作用、C/N、硅化程度 风 :有利于病菌分生孢子的传播 我省流行状态分析 不同地区有利的气象条件与水稻感病生育期配合,决定了这一地区病害的特点和流行程度,我省稻瘟病发生流行在一年内出现两个高峰: 第一高峰:6月上旬—7月上旬 第二高峰:8月下旬—9月底10月初 气象 生育期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5/下 6/下 7/5 20-30℃ 梅雨 8/中 9/上 20-30℃ 10/上 单晚分蘖期(中稻) 早稻穗期 晚稻秧田期 晚稻抽穗灌浆期 (三)栽培条件 以施肥和灌水尤为重要 1. 施肥 1)肥料用量:氮肥过量硅质化程度下降发病重 孢子萌发率 附着胞形成率 侵入率 高肥 89.0% 23.9% 89%×23.9% 控肥 47.7% 5.9% 73.7%×5.9% 2. 土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