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第一册3概要1
语文 课程教案
课 题 《长江三峡》(第一课时) 课 时 1 课 型 理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 教 学
目 标 1.学习本文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2.学习体会本文在景物的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3.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 学
重 点 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 学
难 点 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 学
准 备 多媒体。 教 学
方 法 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 学 设 计 导 入 刘白羽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描写了自己在长江三峡航行时看到的气象万千的瑰丽景象,唱出一首献给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赞歌。
教
学
内
容 一、作者简介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1938年到延安从事文化工作,1944年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做编辑工作,1946年受党的委派到东北解放区做随军记者,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两次赴朝鲜,写了许多通讯特写。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刘白羽散文集》等。二、长江三峡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在长江上 二次备课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游,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其中狭谷段合长90公里,宽谷段合长103公里),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两岸是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三、分析课文1、重点字词启碇?滟滪?绛紫?云蒸霞蔚?峨冠博带?群山万壑?雷霆万钧?缤纷?亭亭?婀娜?眺望?小心翼翼2、朗读课文。 要求:1.声音响亮,读准字音。2.注意文章的段落划分。3、这篇课文描写了在三峡航行时所见到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景象,各自从哪一段写到哪一段?全文可分几个部分?????分析:本文在描写三个峡的具体景象之前,有一段总写感受,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在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第二部分(第2段),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第三部分(第3~5段),写穿过巫峡时所见的奇秀景观。第四部分(第6~9段),写船在西陵峡上航进的情景和作者的感想。四、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1.启发思考的几个问题: (1)文章第一部分写了什么? (2)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分析讲解要点。 (1)第一部分(即第1段)总写1960年11月18日这一天在长江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 二次备课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交响乐中飞翔。” (2)这一感受运用的是“通感”修辞方法。所谓“通感”就是指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沟通交融。“雄伟”、“瑰丽”的三峡风光是人的视觉感受,而“交响乐”则是人的听觉感受,这种感觉的转移就能“通感”。 (3)文章第一段总领全篇,“雄伟”、“瑰丽”概括了三峡的主要特征,“大自然的伟力”是作者对三峡的赞美,“母亲河流”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热爱的真挚感情。从全文看,作者就是通过对三峡气象万千的瑰奇景象的描写,抒发自己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激情的。
五、分析文章第二部分。 1.要求学生指出描绘瞿塘峡的语句。 2.教师讲解,启发学生学习描写景物和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 二次备课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三峡的景物主要是山和水,如何写出气象万千的景致变幻呢?作者在安排自己所见的景物时又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在学生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可以总结提出以下几点:(1)景随时异。(2)步移景异。(3)同景换角。(4)两个引用突出瞿塘峡口的特征。(5)在拟声绘色地描写基础之上,恰当地抒发情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3.用一句话概括第二部分的内容。参考答案: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 二次备课 课堂练习 朗读课文 课堂小结 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 课后作业 ?1、整理课文相关诗句及重点词语。2、拓展教程上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
语文 课程教案
课 题 《长江三峡》(第二课时) 课 时 1 课 型 理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 教 学
目 标 1.学习本文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2.学习体会本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