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对联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花 絮 . 书 香 年 华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多久没有提笔,为你写一首诗; 对偶平仄押韵,难道都在故纸; 常常欲言又止,表达缺乏情致; 书到用时才恨少还真那么回事。 梦里一记钟声,恍然敲回古时; 花明柳媚春日,书院里又添学子; 苦读百卷经史,不止为功名之资; 学问里自有传承和坚持。 琅琅书声如春风,拂过千年时空; 少年啊壮志在胸,赋首词让人感动; 借一场古典的梦,与东坡热情相拥; 没告诉他将被千古传诵。 学习目标 1.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领略对联的无穷魅力。 2.学习拟写对联方法,提高我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 3.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对联知识 (一)对联,又叫对子、楹联等,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等。 对联知识 种类 (1)正对。上下联从两个角度、两个方面表现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在内容上互相补充,互相衬托。 如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反对。上下联是相反或相对的两类事物,或者是一个事物相反或相对的两个方面,互相对照,相反相成。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说,两句衔接紧密,如流水不断,故又称“流水对”。 如: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对联的书写和张贴 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中间不加标点符号。书写要讲求美观,必须字字对称、行款整齐。 张贴时,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最早的对联 新年纳余庆 对联故事1 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郑板桥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 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他们一家老小十分感激郑板桥。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对联故事2 一位姓石的先生正在讲课,见有只母鸡啄食到学堂门口,他一砖头扔去就把鸡打死了,满堂学生吓得目瞪口呆。先生不仅毫无怜悯之情,反而出了个上联让学生对: “细羽家禽砖后死” 母鸡的小主人也在学堂念书,看到先生无端打死母鸡,十分气愤,对了下联,先生自取其辱,面红耳赤。你知道他的下联是什么吗? 对联故事3 清代文学家李调元,幼时思维敏捷,一次先生授课时见他挠痒痒,先生便挖苦说:“搔搔痒痒,痒痒搔搔,不搔不痒,不痒不搔,越搔越痒,越痒越搔。” 李听了很生气,眼珠一转随口对曰:“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先生逗学生,反被学生辱骂,非但不恼火,却当众对学生大加赞赏。 古今趣联 大全 回 文 联 合 字 联 拆 字 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十口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分片切瓜,竖八刀横七刀。 顶 针 联 同 偏 旁 部 首 联 谐 音 双 关 联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莫来道者来。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因荷(何)而得藕(偶), 有杏(幸)不需梅(媒)。 比 喻 联 叠 字 联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变 音 联 谜 语 联 日落香残 免去凡心一点 炉熄火尽 务把意马牢栓 古今名联 欣赏 古 今 第 一 长 联 昆明市西南郊的大观楼前,悬挂着一幅长达180字的著名长联。 下联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许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名联欣赏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名联欣赏 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