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运量车务管理 行车控制调研 报告单位:行车处 日 期:2010年3月 未来的展望 22 组织人力 重要业务介绍 未来展望 大纲 持续推动各项行车运转作业 建立优质团队与创造良好绩效 简报完毕 * * 行车处业务简报 * * * * 组织人力 重要业务介绍 未来展望 1 2 3 组织人力 1 大纲 组织人力 重要业务介绍 未来展望 1.1 组织沿革 1.2 组织职掌 1.3 组织组成 1.4 人力统计 1.1组织沿革 1 2008年3月4日公司组织调整,将运务部调整为行车处与站务处两部门。 组织人力 重要业务介绍 未来展望 大纲 1.2组织职掌 行车处负责捷运系统行车运转、车辆调度等相关业务及规章制度之研(修)订等事项。 2 组织人力 重要业务介绍 未来展望 大纲 1.3组织组成 3 板南、土城线车务运作规划、管理及电联车清洁管理。 第二车务中心 淡新中线车务运作规划、管理及电联车清洁管理。 第一车务中心 高运量系统运转管理与异常处理、高运量主线维修时程审核与管制、高运量列车时刻表之增修。 行 控 中 心 列车运行计划之规划与报府作业、预算规划与执行追踪、 品质管理相关计划推动与评鉴、人力进用与升迁、各项服务指标统计、列车清洁管理查核。 规 划 课 行车运转规划、事故调查与改善追踪、办理综合模拟演练、通车初履勘业务及训练业务。 管 理 课 单 位 任 务 单 位 行车处辖管2课3中心 组织人力 重要业务介绍 未来展望 大纲 1.3组织组成 4 行车处 行控中心 第一车务中心 第二车务中心 规划课 管理课 淡水段 新店段 南港段 板桥段 主任1 副主任1 正工程师1 副工程师1 助理工程师6 工程员1 助理工程员1 事务员1 资深主任控制员 2 主任控制员6 控制员86 信息助理3 外包人力5 主任1 副主任2 副工程师2 助理工程师2 助理管理师1 工程员1 管理员1 评价领班3 服务员1 主任1 副主任1 副管理师1 助理工程师1 助理管理师1 工程员1 管理员1 评价领班2 课长1 副工程师1 副管理师1 助理工程师1 管理员1 助理工程员1 助理管理员1 课长1 副工程师3 助理工程师1 助理管理师1 工程员1 管理员1 段长1 副段长9 管理员1 管制员8 助理管理员1 调度员9 评价领班11 技术士22 司机员94 段长1 副段长7 管理员1 管制员3 调度员5 评价领班10 技术士20 司机员80 段长1 副段长7 管理员1 管制员3 调度员5 评价领班9 技术士18 司机员76 段长1 副段长7 管理员1 管制员3 助理管理员1 调度员5 助理管理员1 评价领班12 技术士23 司机员92 处长1 副处长1 正工程师1 事务员1 810 110 407 274 7 8 156人 127人 120人 145人 组织人力 重要业务介绍 未来展望 大纲 芦洲段 段长1 副段长7 管理员1 管制员3 调度员5 助理管理员1 评价领班8 技术士16 司机员68 110人 2010年组织编制与人力 1.4人力统计 5 男女比例 年龄分布 学历分布 年资分布 统计至2010年2月8日,隶属行车处共710名员工。 组织人力 重要业务介绍 未来展望 大纲 重要业务介绍 2 2.1 编修列车运行计划 2.2 行车运转管理 2.3 车务勤务管理 2.4 电联车清洁管理 2.5 激励制度 大綱 组织人力 重要业务介绍 未來展望 2.1列车运行计划编修 6 新路线通车 旧路线 运量成长 大型活动 列车运行计划 营运时间 营运模式(单模式、双模式) 尖离峰时段与班距 组织人力 重要业务介绍 未来展望 大纲 新路线通车之列车运行计划 7 旅运量之估计 营运模式之选择 考量轨道之布设、列车数量及环境因素,选择可符合旅客搭乘需求之营运模式。 尖离峰班距之规划 主线单一模式 尖峰班距:6分钟 离峰班距:8分钟 晚次尖峰班距:7分钟 深夜班距:12分钟 (重迭区段班距减半) 尖离峰班距规划除考量旅运量外,另亦顾及旅客候车时间之长短。 组织人力 重要业务介绍 未来展望 大纲 暨有路线运量之成长 8 监控旅运需求变化 重视旅客的反映 观察月台人潮候车状况及各列车车厢拥挤程度 接获旅客相关意见时,除调阅运量分析资料外,并藉车站DVR及现场观察,了解旅客反映的问题是否有改善的空间 增加或调整加班车 若未达最小班距,且仍有列车可使用,可尝试加发列车以纾解增加之旅运需求。若已达最小班距,则透过加班车载客区段与发车时间之调整,符合搭车需求到站时间分布型态,纾解月台候车人潮。 组织人力 重要业务介绍 未来展望 大纲 大型活动之列车运行计划 9 依历史运量资料分析旅运需求 规划各时段之列车班距 依历史运量资料分析各时段旅运需求 研拟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