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恩勒与中亚考古学.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霍恩勒与中亚考古学

霍恩勒与中亚考古学 王冀青 ? 2012-04-21 16:01:40   来源:《敦煌学辑刊》2011年第3期    (兰州大学 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20)   摘要:英籍德裔东方学家霍恩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亚考古学的莫基人之一,也是广义“软嫂学”的先行者。霍恩勒从1891年至1918年间整理、研究与刊布流入英属印度和英国的中国西北出土丈物,长达27年之久。本文以霍恩勒解读、研究、刊布“库车文书”的过程为粗线条,对霍恩勒一生在中亚考古学领域的主要贡蔽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概述与总结。   关健词:霍恩勒;中亚;考古学   中图分类号:K879.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 6252 (2011) 03 - 0134 - 24   英籍德裔东方学家奥古斯塔斯·弗里德里克·鲁道尔夫·霍恩勒(Augustus Freder-is Rudolf Hoernle,又译“霍尔宁”、“霍恩雷,,等,1841-1918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亚考古学的奠基人。霍恩勒于1898年首创了“中亚考古学”( Central Asian Archaeology)一名,[1]用以概括19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国西部地区进行的长时间、大规模、带有国际竞争性的考古学考察运动,具有高度的准确性。日本学术界于1925年以前创造出“敦煌学”一词,其中广义“敦煌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整个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等地的文物古迹。按照日本语言学家石滨纯太郎(1888-1968年)于1925年8月8日在大阪怀德堂夏期讲演《关于敦煌石室遗书》的第4夜讲演中所称:“敦煌学的内容应该包括因中亚探险而产生出来的全部资料。”[2]因此,霍恩勒所谓的“中亚考古学”,和石滨纯太郎所谓的“敦煌学”,基本上是相通的。从这个角度说,霍恩勒也是广义“敦煌学”的先行者。   关于霍恩勒生平事迹以及霍恩勒搜集品的研究,长期以来国际学术界的相关成果寥寥无几,我国学术界更是无人问津。本文试图回顾霍恩勒在中亚考古学创立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或能为我国今后的霍恩勒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拙文中的不妥之处,恳请识者教正! 一   霍恩勒于1841年10月19日出生于英属印度阿格拉(Agra)附近的塞贡德拉( Secundra)。霍恩勒家族源自德国西南部的符腾堡王国(WUrtemberg,今属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历史悠久,其祖先家谱可以追溯至15世纪。霍恩勒的父亲老霍恩勒(C.T. I-Ioernle)是一位基督教牧师,早年来到英属印度传教,大半生都服务于英属印度的圣公会传教会(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 1848年,7岁的霍恩勒被带回“德意志联邦”符腾堡王国的老家接受早期教育。霍恩勒回到符腾堡王国后,先在私塾接受早期教育,接着在埃斯林根学堂(Paedagogium in Esslingen )上小学,在斯图加特预科学校(Gymnasium in Stuttgart)上中学,在匈塔尔“修道院学校”(` Klosterschule in Schonthal)上高中。1858年,霍恩勒进人瑞士的巴塞尔大学(Basel University)接受高等教育,跟随斯蒂芬森教授(Professor Stefensen )学习语言学。从1860年起,霍恩勒转至英国伦敦大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就学,在该校梵语教授、德裔印度学家西奥多·戈尔德斯塔克(Tbeodor Goldstticker, 1821-1872年)指导下专攻梵语。后来,霍恩勒又在德国土宾根大学求学,获土宾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霍恩勒学成后,于1865年返回印度,在贝那勒斯(Benares)的贾伊·那拉延学院(Jay Narayan s Collge)任哲学与梵语教授,时年24岁。从此以后,霍恩勒毕生研究印度一雅利安语言学和印度古文字学。为了便于学术研究,霍恩勒从此时开始参与加尔各答的孟加拉亚细亚学会(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的学术活动。霍恩勒研究印度语言学的第一个课题,是对所谓“高尔语”的研究。高尔语(Gaur, Gaurian, Gaura等)是近代语言学界对北印度与梵语有关的方言的称谓,包括古代普拉克利特语(俗语,Pra-krit )。霍恩勒从1872年起在《孟加拉亚细亚学会纪要》(Proceedings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孟加拉亚细亚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印度文物工作者》(The Indian Antiquary)等杂志上发表的一系列关于高尔语的研究成果,使他获得了语言学家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