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写《舞台生活四十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梅兰芳写《舞台生活四十年》

梅兰芳写《舞台生活四十年》现在,我们在书店的书架上可以看到许多艺术家写的回忆录和艺术家的传记作品,而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艺术家回忆录,那要数梅兰芳的《舞台生活四十年》了,这部著作堪称梨园界的活档案 梅兰芳开始撰写这部自传体艺术生活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是在1950年6月。这部著作边写作,边发表,边出版,一共三集,前后持续了整整10年时间 其实早在XX年代,就有好几位朋友向梅兰芳提起,是否写一部回忆录性质的书。当时因为梅兰芳工作的重点放在编戏和演出上面,而且自己觉得艺术方面还处于摸索前进的阶段,还没有时间做这件事。到了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曾经想要写这么一部书来记述自己的舞台生活,但八年离乱,没有动笔的兴致。1942年他从香港回到上海,朋友们又旧事重提,他觉得自己过去的经历,有不少已逐渐淡忘,当年朝夕相处的一些老朋友也都散居南北,一部分材料,又时时有散失的可能,因此感到这部书倒很有编写的必要了。他虽和许姬传两度企图写成此书,但由于精神上一直不能安定,所以都只起了个头,就搁置下来了 1949年8月,梅兰芳刚从北京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回到上海,《文汇报》编辑部的黄裳到梅的寓所来约他写一个回忆舞台生活的长篇,在报纸上以连载的形式发表。梅兰芳告诉他,本来就有这个计划,但目前参加政治活动多,又要演出,比较繁忙,在这个时候,开始写这样长篇连载的回忆录,相当困难,恐怕力所不胜。黄裳说:“现在你的工作忙,以后恐怕更忙,如果现在不赶着写出来,将来就更难着手了。”梅兰芳觉得这个说法也有道理,他向黄裳表示,让我考虑一下再作决定 这时梅兰芳想起当年看到过许多老艺人,如谭鑫培、汗桂芬、孙菊仙、俞菊笙、杨小楼、陈德森、王瑶卿、路三宝、龚云甫、何桂山、金秀山、钱金福、工长林等,他们独特精湛的表演艺术,除了内行中上了年纪的人还能讲一些印象外,有些年轻人就连他们的名字都不清楚,眼看这些宝贵的资料渐趋湮没,感到十分可惜,他深深感到记述舞台艺术的重要性。梅兰芳的几位老朋友也都鼓励梅兰芳写这部回忆录,他们认为这不但能总结梅个人四十年来舞台生活的经验,而且能保留下许多近代戏曲发展的史实,这对今后戏曲工作者是很宝贵的参考资料。这些朋友还答应帮助梅兰芳回忆,提供有关的材料。于是梅兰芳把《文汇报》的约稿答应了下来 由于梅兰芳演出和公务十分繁忙,必须有人帮助他记录、整理、撰稿。他找的合作者是许姬传和许源来。许姬传(1900-1990),浙江海宁人,生于苏州,8岁即从精通昆曲的外祖父徐仅叟读书,并习昆曲。13岁开始迷恋谭派艺术。19岁随乃父到天津,遍观谭鑫培等诸京剧名家的演出。23岁后师事陈彦衡,学习和研究谭派唱腔。30年代后南归上海,致力于鉴赏和收藏文物。梅兰芳是在1916年11月到杭州演出时,经友人许伯明介绍结识许姬传、许源来、许伯遒兄弟的。1932年,梅兰芳避居于上海,此时许姬传正好也在上海,两人过从甚密,梅兰芳遂请许姬传担任自己的秘书,许姬传还为梅兰芳编写了鼓舞民众抗日救国的新戏《抗金兵》、《生死恨》。1951年4月梅兰芳调京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全家从上海迁同北京。梅兰芳又邀许姬传赴北京,担任了中国戏曲研究院的秘书及梅兰芳剧团的秘书。许姬传除了为梅兰芳记录、整理《舞台生活四十年》外,还为梅编著了《我的电影生活》、《梅兰芳文集》、《东游记》等著作,晚年还著有《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等。他是一位造诣很深的戏曲评论家。许源来是许姬传的弟弟 关于这部回忆录的写作方法是这样的,南梅兰芳口述,许姬传记录并执笔撰稿,稿成后寄给许源来,由他与梅的几位朋友再斟酌取舍,编整补充,最后交黄裳审校编发,写成一篇,编发一篇,陆续连载。梅兰芳还拟订了几点写作计划:(一)以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为主。(二)介绍前辈艺人的精湛演技。在这方面,我们根据同行的传述与文字记载互相引证,务求准确可靠。(三)我本人所演的戏,几十年来经过若干次的修改、整理,如果按年份记述,未免繁琐、重复,因此,采用一线到底的叙述,以清眉目、(四)己述文体,采用一些古典小说中的描写方法,力求言浅意深,简洁易懂。(五)介绍舞台艺术为本书叙述的目的,但同时,也穿插一些绘画、雕塑、美术、风俗习惯、名胜古迹,以表明古典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1950年6月9日,回忆录的写作正式开始。那时梅兰芳与许姬传到了北京,住在李铁拐斜街的远东饭店,凑巧的是,五十六年前,梅兰芳就出生在这条街上。他俩对坐在沙发上,慢慢喝着茉莉双薰,边交谈边记录,开始了思绪和记忆在四十年漫长的舞台生涯里的长途跋涉。同年9月上旬,梅兰芳率剧团由上海抵达天津。梅兰芳与许姬传住在利顺德饭店,继续回忆录的写作。梅兰芳每天夜里演出完毕回到旅馆,就与许姬传相对长谈,往往达旦。此后由津而京,南往北来,他们只要有机会就写。正如梅兰芳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