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关东军滋生和覆灭(中)
日本关东军滋生和覆灭(中)关东军的滋生与发展演进
日俄的旅顺之战,枪弹横飞,炮轰雷鸣,破坏了中国大好山川、河流及海洋,更给当地居民造成重大伤亡。据盛京将军赵尔巽于1905年9月向朝廷的奏报,俄军炮火伤亡我居民647人,日军炮火伤亡我居民178人,财产损失折银700多万两,又钱币2500多万吊。翌年4月27日,清朝政府曾向俄使索赔,却遭到拒绝。是否也向日本提出过索赔?未见到有关资料
日、俄战争使俄国遭到失败,日本也深感精疲力竭,两国都无力再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总统西奥多使日俄两国各自派出全权代表,在美国朴茨茅斯举行谈判,于1905年9月5日(一说8月29日)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正式宣告战争结束,西奥多“租借权”让给日本;俄国将长春至旅顺铁路及其支线和附属煤矿让给日本;俄国将库页岛南部(北纬50度以南)让给日本。俄国则把势力退缩到中国东北的北部
通过日俄战争获得在中国东北巨大利益的日本政府,紧接着要求清朝政府对其所掠夺来的利益加以认定,并于同年11月17日,逼迫清廷与其签订了《东三省事宜条约》。主要内容是:中国承诺俄国让与日本的满洲权利;中国加开辽阳、新民屯、铁岭、凤凰城、通江子、法库门、长春、哈尔滨、吉林城、宁古塔、珲春、三姓(依兰)、齐齐哈尔、海拉尔、满洲里和瑷珲16处商埠;日本经营安东(今丹东)至奉天(即沈阳)铁路15年;中日合办木植公司,开采鸭绿江右岸木材
在此条约签订前的9月26日,日本制定了关东总督府勤务令。据此,日本于1905年10月18日,在中国东北南部的辽阳城设立了关东总督府,直接隶属日本天皇,以陆军大将大岛义昌为总督,总揽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侵略殖民的大权,是日本驻中国东北军队和其他机关的总领导。总督府既统帅满洲军,又是关东州这一殖民地及满铁附属地民政的监督和统辖机关。1906年4月,关东总督府由辽阳迁往旅顺。同年7月31日,日本将关东总督府改称为关东都督府,下设陆军和民政两部,以管理被其占领地区的军事和民政事务。关东总督和第一任关东都督由日本陆军大将大岛义昌担任,其继任者顺次为大将福岛安正、中将中村觉、中将中村雄次郎。在关东总督时期,最初日本向东北派驻4个师团,不久便改为两个师团,即第十四和第十六师团。1906年2月28日,日本陆军省下令在中国东北建立6个大队的独立守备队,由关东都督指挥。1907年编成后,将6个大队分别配置于公主岭、铁岭、沈阳、连山关、大石桥和瓦房店等地。日军师团驻屯我国东北的数量从1907年10月起改为一个师团,每两年换防一次。这个师团和6个守备大队,都由关东都督府下设的陆军部领导。日军常驻东北师团轮流换防情况如下:
1907年10月至1909年9月 第十师团
1909年9月至1911年4月 第十一师团
1911年4月至1913年5月 第五师团
1913年4月至1915年5月 第二师团
1915年4月至1917年5月 第十七师团
1917年5月至1919年5月 第七师团
1919年5月至1921年4月 第十六师团
1921年4月至1923年4月 第十五师团
1923年4月至1925年6月 第六师团
1925年6月至1927年4月 第十师团
1927年4月至1929年4月 第十四师团
1929年4月至1931年5月 第十六师团
1931年5月以后是第二师团
1907年7月30日,日本和俄国签订了第一次密约,暗中把中国东北划分为“南满”和“北满”两区,日占南满,俄占北满,互不侵犯
早在这年4月,清朝政府鉴于过去200多年来为保护自己所谓帝业风水而不准其他民族、特别是汉人移住东北,致使东北地区人口稀少、文化和产业落后这一教训,改变过去的将军制度,设立东三省总督和奉天、吉林、黑龙江巡抚,实行移民实边,在东北采用对外开放政策,引入英、美势力,以此对日、俄进行遏制。为维护自己在东北的既得利益,日、俄两国在圣“协定”3条,“密约”6条。“协定”宣称要维持两国在东北的现状,“密约”的主导思想是共同抵制美国的竞争,以维护各自在东北的特殊利益。其内容还有俄国承认日本侵略朝鲜,日本承认俄国入侵中国伊犁和“外蒙”;重申日俄在第一次密约中所划定的势力范围,互不侵犯各自在满洲的特权,共同保护彼此在满洲的利益。由于日俄拼命维护自己在东北的利益,并联手抵抗英、美对东北的渗入,所以竭力反对英、美计划建筑辽宁新民屯至法库门的“新法铁路”。尽管拟议中的与日本的南满铁路平行的这条铁路将延伸到黑龙江,并和清廷签订了协议,但因日本的强烈反对而不得不胎死腹中。中美于1909年签订了“锦瑷铁路(锦州至瑷珲)”借款合同,也由于日俄齐声抗议而作废。美国随后又建议东北铁路由有关列强承购管理,或由列强共同修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