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摄影造假成因和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新闻摄影造假成因和对策

浅析新闻摄影造假成因和对策摘要:数字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照片造假越来越便捷、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媒体之间的恶性竞争以及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力是导致致新闻摄影造假频出的各种原因 Abstract: The digit camera technique’s swift development causes picture creating a false impression to be getting more and more convenient, between the news occupational ethics flaw, the media blind competition as well as Department responsible for the work’s supervision strength is not causes to send the news photography to make each kind of reason which the alias leaves. 关键词:新闻摄影 真实性 照片造假 key word: News photography Authenticity The picture creates a false impression 对于新闻摄影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数字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为新闻摄影带来了便捷高效的同时,也为新闻照片造假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从美国《洛杉矶》摄影记者布赖恩“伊拉克军人与难民”照片造假到我国近几年的刘羚羊、张白鸽、周老虎等假照片事件,新闻照片造假频繁出现,使得新闻摄影的真实性遭到了广泛的质疑。如何维护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已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真实是新闻摄影必须坚守的准则,无论时代如何进步,技术如何发展,新闻摄影最本质的纪实功能都是不会改变的 一、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真实确凿,它是新闻的第一生命。摄影具有纪实性,能借助摄影器材和光线把被摄对象的形态逼真的记录下来。新闻摄影将摄影技术的纪实性与新闻的纪实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他更应该是纪实的,他的形象必须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必须是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和事物的本质。在新闻摄影实践中,纪实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拍摄环节真实 拍摄环节真实要求拍摄的新闻事实要真实,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拍摄的对象应该是新闻事物的当事人,不能用“替身”;拍摄的地点要真实,事情在哪里发生就在哪里拍摄,不能人为造景,也不能更换场地;拍摄的态度应客观公正,避免个人喜好、情感等倾向,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二)制作环节真实 数字摄影技术的发展为新闻图片造假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以前胶片时代的造假非常繁琐,对摄影师的暗房技术要求很高,而现在只要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技术,在电脑上就可以轻松的对照片进行移花接木。在这种情况下,真实性成了摆在每个新闻摄影者面前的道德课题。作为新闻照片,应只限于对色调、对比度等进行少许优化,不可过多的进行修改,有意篡改图片中的人物形象、更改图片内容更是不允许的 (三)说明环节真实 摄影记者为新闻照片编写说明词的时候,没有人在一旁监督,也没有具体的尺度去把握说明词的真实性,在完全自主的情况下,写作的弹性比较大。此时如果缺乏客观的态度,个人情感把握不当或者调查不够深入,其词语的表达就会出现偏差。有些记者甚至在编写说明词的时候会故意扩大、歪曲事实。即使一张新闻照片在拍摄和制作环节都是真实的,但是配上虚假的说明词,就会使人们对于照片的理解出现偏差。为避免失实,新闻照片的说明词要保证在时间、地点、人物、过程以及结果五个方面的说明都要客观真实 二、新闻照片造假频出的原因 (一)造假技术的便捷性 胶片摄影时代的照片造假形式主要通过暗房的拼贴、叠印、涂红等处理工作完成。这些造假工作需要在传统暗房进行操作,受到传统暗房技术的制约,难度较大,耗时很长,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摄影者的造假行为。因此,胶片时代的照片造假更多是发生在拍摄的环节,例如摆拍等行为。但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照片制作技术突破了瓶颈。以前在传统暗房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才能达到的效果,在数字摄影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已变得轻而易举。只要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技术,就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对照片的曝光、对比度、色彩等进行调整,还可根据需要,随意对画面内容删减、增加、移花接木甚至无中生有。造假技术的便捷性,使得新闻假照片层出不穷 (二)新闻媒体之间的恶性竞争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媒介的运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资金的来源打破了国家计划拨款的计划经济模式,改为主要通过广告费自筹资金。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