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紧急避险之必要限度
浅论紧急避险之必要限度摘要: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在我国刑法典中并没有明确地界定,因而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操作上的空白。本文拟比较各国学者有关此问题的不同看法,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解释
Abstract:Takes refuge from danger urgently the essential limit has not been clear about the boundary in our country penal code to decide, thus presented in the operation blank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This article plans to compare various countries’ scholar to concern this question different view, explores suits our country national condition the explanation.
关键词: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的限度 生命权
key word:Takes refuge from danger limit life power which urgently takes refuge from danger urgently
一、紧急避险的概述
紧急避险的理念最早体现在中世纪教会法的“紧急时无法律”的法律格言中。但是,法律中并没有关于紧急避险的规定。包括1810年的法国刑法典,1851年的普鲁士刑法典,1871年的德国刑法典都没有明文规定紧急避险。现在,各国刑法典一般都规定了紧急避险。但是,关于紧急避险正当化的根据却有着不同的学说。主要有以下四种学说
(一)处罚阻却事由说
这一学说只有少数人认同。该学说认为,紧急避险行为完全具备了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因而,紧急避险的行为应以犯罪论处。但是,基于对人性弱点的宽容,对于紧急避险的行为不予处罚。因而,紧急避险是处罚阻却事由
(二)责任阻却事由说
该学说也只为数人所认同。学说主张,首先,紧急避险的行为具有违法性,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因为行为人在面对危险时,被迫选择了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行为,其行为不具有期待可能性。因此,排除行为人的责任。这是责任阻却事由说的观点
(三)违法性阻却事由说
违法性阻却事由说为日本刑法理论的通说。紧急避险发生在二个法益相互冲突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较大的法益而损害较小的法益,则最终实现了阻却实质的违法性的目的。此为该学说的主张
(四)二分说
该学说为德国刑法理论的通说。所谓二分说是指,二个法益相互冲突,在权衡法益时,如果为了保护较大的法益而损害了较小的法益,则紧急避险为违法性的阻却事,如果二个法益大小相同,行为人为了保护其中一个法益而损害另一个法益的,则因为其行为具有违法性,不过,不具有期待可能性,而属于责任阻却的事由
二、紧急避险的限度
(一)各国学者对此问题的态度
避险的限度一直是各国学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当两个法益发生冲突,必然要将两个法益进行权衡,以决定取舍。一般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利益,公共利益大于个人利益,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利。当然,这样的权衡也不是绝对的。将少量的公共财产和人的生命权发生冲突时,不能说,公共利益绝对大于个人的生命权。所以,上面所提到的利益的权衡只能以相对的眼光看待
上面的观点,一般情况是没有争议的。让学者们争论不休的,是两个冲突的法益如果都是生命权,该如何取舍
最典型的案件莫过于卡纳安德斯之板。一艘船沉没了,船上的两个人开始挣扎着抓住了一个木板。而不幸的是,这个木板只能承载一个人的重量。于是,体格强壮的人把另一个体格相对较弱的人推开,致其溺水身亡。关于这个案件,根据不同的学说,有着不同的理解。学术界,主要有三个学说。一是 “肯定说”,两个相冲突的法益,如果都是生命权,而人保护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自我本能的反应,用等价的生命换取另一生命,不具有违法性。因此,体强之人的行为不为罪。二是“否定说”即,人的生命价值是平等的,是等价的。不可以以等价的生命换取另一生命。这样的行为具有违法性。因此,体强之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三是“限制使用说”,即不认为以牺牲一个生命换取另一生命的做法,但是,对于以牺牲一个生命换取多人生命的情况应另当别论,应认为该行为不为罪
那么,我国刑法学界对这个问题又持有怎样的态度呢
(二)我国有关避险限度的认定及其完善
我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而关于何为“必要的限度”,刑法典并没有规定。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有着一致的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北省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研究和政策建议.doc
- 河北融入京津冀一体化方式和途径.doc
- 河南体育产业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oc
- 河北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doc
- 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建设研究.doc
- 河南援疆青年垦荒队之歌.doc
- 河南省发展农产品物流SWOT分析.doc
- 河南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内部结构分析.doc
- 河南省武术学校生源现状调查和研究.doc
- 河南高等学校在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中责任和功能.doc
- 企业仓库安全管理制度.doc
- 《农村生活污水分布式处理技术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法规制定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物理磁场探究电磁感应实验对深度理解物理概念的作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英语:区块链在英语教学资源溯源与中的应用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的动态几何社会问题解决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编程思维的启蒙与培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初中语文课程未成年人文学鉴赏能力与犯罪预防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小学生物课程中动物骨骼模型的创新教学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村金融创新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风险控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体育“深度学习”方法在田径运动训练教学中的实践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07米联客2020版FPGA教程(FT60X篇).pdf
- (完整)混凝土回弹强度自动计算EXCEL表.xls VIP
- 《 房地产企业税制改进政策研究》范文.docx VIP
- 房产抵押合同范本6篇 .pdf VIP
-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技师)理论复习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教研线上研修活动单元测试答案.docx VIP
- 变电站水泥电线杆防腐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可编辑).doc VIP
- 第11课 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docx
- 关于延长中频炉炉衬寿命的探讨.pdf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