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斯大林犯过三次严重过失.docVIP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斯大林犯过三次严重过失.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斯大林犯过三次严重过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斯大林犯过三次严重过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每次谈到苏德战场,都会谈到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伟大胜利。而对于苏德战争初期苏军的惨败却讳莫如深。即使稍有涉及,也轻描淡写地说成是由于德国法西斯背信弃义悍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其实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造成极为被动局面的原因与斯大林错误的决策指挥不无关系。 误中反间计,军中肃反自毁长城 1937年6月11日,苏联塔斯社突然宣布,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及其他7位红军高级指挥员因犯间谍罪,已被特别军事法庭意判处死刑,所有被告均已被枪决。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立即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人们感到惊讶。“图哈切夫斯基”,这个被称为“列宁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国内战争时期盛名远扬的英雄,怎么会成为帝国主义的间谍呢?世界舆论对此也反应不一,有表示惊讶的,有表示遗憾的,也有缄默不语的。此时,唯有德国柏林党卫军保安局总部的地下室里发出了恶毒的狞笑声。原来这是希特勒一手策划的离间计 图哈切夫斯基,1893年生于俄国一个贵族家庭,青年时期上过军事学院,以聪明、刻苦、正直而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近卫军中尉衔随著名的谢苗诺夫团参战,1915年在前线被俘,两年后逃回俄国。在战争中,他目睹了沙皇俄国的腐败无能。十月革命后,他转入革命阵营,1918年4月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军事部工作。在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国内战争期间,图哈切夫斯基卓越的军事才能开始显露,屡被委以重任,在最危险的前线担任指挥员。1918年6月,图哈切夫斯基任东线第一集团军司令员;9月,从高尔察克匪帮手中解放了列宁的故乡辛姆比尔斯克,给了刚遇刺不久的列宁包扎伤口的“一条最有效的绷带”。后来,他又历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员、第五集团军司令员、第十二集团军司令员,领导粉碎了克拉斯诺夫、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白匪军。1919年12月,图哈切夫斯基获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的荣誉金剑 从1921年起,图哈切夫斯基历任军事学院院长、总参谋长等军事要职,为“建设一支新型的、强大的红军而勤奋工作”。他还对未来战争的规律、形式作了认真研究,写了许多军事著作,对苏军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提出“大纵深作战”的理论:即以步兵为主体,并得到装甲、火炮等兵种的支援,在整个战场正面向敌军发动进攻,一旦打开缺口立即使用机械化部队实施巩固和突破,攻击敌人的纵深防御,形成分割包围。同时,航空兵在敌人后方实施打击,必要时投入空降部队,并且使用各种手段欺骗敌人隐瞒自己的突击方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二战中希特勒正是采用了这种战略理论实施对苏联的打击。苏德战争后期,苏军在接受了连连惨败的教训后,才重新回归图哈切夫斯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最终打败了德国。战后这一军事理论不但是苏联长期核心作战思想。同时也深深影响了其它国家的军事理论。XX年代,美国正是在苏联“大纵深作战”的威胁下才形成空地一体战的思想,这当然是后话。曾与其共事的苏军著名将领朱可夫回忆道:“他(图哈切夫斯基)是伟大的军事思想家、是我国军事界杰出人物中的一颗灿烂的明星。”1935年11月,图哈切夫斯基与其他四位同志一起被首批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时年仅42岁。这样有才干、有名望的军事领袖自然引起了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军界高度重视 1936年的欧洲,阴霾密布。希特勒德国刚刚向莱茵非军事区开进了军队,又在积极武装干涉西班牙,一时间,战争的危机笼罩着整个欧洲。此时的希特勒正在考虑在未来的战争中是先打英法还是先攻苏联。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未能避免两线作战而导致失败的阴影萦绕着希特勒的脑际,使他不得不慎重再三。1936年底,党卫军保安局头子海德里希从一个旧俄将军处得到一个情报,称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正密谋政变。海德里希的职业警觉使他立即嗅出,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情报马上到了希特勒的面前。他思量着这份不确凿的情报。当时,希特勒可以走两步棋:一是支持所谓“政变”;二是把这件事透露给苏联政府以“借刀杀人”。然而,当时就连德国人也不相信图哈切夫斯基会搞什么“政变”,假如去支持这莫须有的“政变”的话,说不定要“赔了夫人又折兵”。因此。希特勒决定把这份假情报转到苏联人手中。而且当时苏联国内的肃反扩大化愈演愈烈,如果将情报透露出去,图哈切夫斯基很可能会被严厉处置。这样一为日后的战争除掉一个劲敌,二可以讨好苏联,使其在德与英法冲突时保持中立,可谓一箭双雕。希特勒于是责令海德里希去具体负责这件事,把这份情报转交给苏联政府,务必使其深信不疑 海德里希生性机警、狡诈。他知道光凭一份不确凿的情报是不能使苏方相信的,还必须附加大量证据,如图哈切夫斯基与德军高级军官来往信件等。要伪造这些文件,必须在笔迹、语气方面与真人十分相似。在XX年代,苏联政府为打破帝国主义封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