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对当时服饰影响.docVIP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对当时服饰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对当时服饰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对当时服饰影响魏晋南北朝,从公元2XX年曹丕代汉到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一共369年,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大的变化时期,这个时期战乱频仍,皇朝更迭如同走马灯;其社会经济的特点,是反复破坏与重建,呈现出大起大落的情景。它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在中国民族发展和中国服饰演变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在政治方面充满了分裂与动乱,但在学术思想上却是一个融合创新的时代,它打破了两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数百年的统治意识,算得上是中国古代一次小规模的“文艺复兴”。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们,在某种意义上“复兴”了先秦各家学术,并提出新的哲学命题,加之外来的佛教和民间流行的道教的影响,整个社会文化表现出一种个性觉醒的状态。个性思想以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表达出来,服饰文化也不例外。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的,这个时期的人们“在艺术中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当时的人们在被儒家思想压抑数百年后,又开始重新寻找自我的存在,去探索灵魂的归宿。服饰在这个时期也就自然成为了抒发个人情感的一种手段 玄学对服装款式的影响 玄学,是继两汉经学而起的,它的明显特色是道家思想的复兴,但又不完全同于道家思想,它其实是一个融儒、释、道为一体的学说,但基本指导思想还是从道家思想提炼出来的“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思想。由于玄学崇尚清谈,放荡不羁,超然无物,潇洒飘逸,自然无为,以表达自我为主要目的,所以对服饰的传统礼法表现非常蔑视,这直接反映到当时人们的服饰观念和服饰风尚的变化上。人们对服饰个性化的追求,是对传统冠冕制度的轻视以及对传统礼法的唾弃,深刻影响到这个时期服装的款式 夏朝时,奴隶主为了稳定内部秩序、维护奴隶制度的统治和森严的等级制度,把服饰作为“礼”的内容规定下来。服饰除了蔽体的功能外,还被当作分贵贱的工具。于是,等级制度和相应的章服制度就出现了:国王的冕服为章服制度的最高级别,其他人的服装则依据社会地位的高低,如同金字塔般延伸下去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款式打破了秦汉时期服装上的“以礼治天下”的观念和制度,服装款式可以因“日月改异”而“无复一定”、“所饰无常”。服装款式非常自由,每个人都可以与众不同。款式上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无论男女贵贱,均以大袖、褒衣博带为时尚。一些人为了追求自由奔放、自然飘逸的境界,使服装越来越趋于宽大。宋孝武帝刘骏即位时,周郎上书说:“一袖之大,足短为两,一裙之长,可分为二,见车马不辨贵贱,视冠服不知尊卑。”又有《晋书“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行相放,舆合成俗。”可见这种讲究衣服宽大之风成为一种风尚,以致尊卑不知、贵贱莫辨 这个时期,男子主要流行大袖衫,绵延了几个世纪。这个时期的大袖衫与秦汉时期的袍服有着明显的区别。汉代习惯在袍的袖端装有一个收剑的袖口,名为“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宽衫则不用这种袖口,袖端宽敞。由于不受“祛”的约束,衫子袖口越趋宽大,上至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皆宽衫大袖。这个时期的大袖衫,有单夹两式,一般做成对襟,中间用襟带相连;有的人也不用襟带,两襟敞开。大袖衫的穿法也多种多样,有的人穿着在身,有的人披搭在肩,有的人敞开领襟,有的人袒胸露臂。南京西善桥墓出土的砖刻壁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中,人物的衣着就是这种装束。这些文人儒士都穿着宽敞的衫子,衫领敞开,袒胸露怀,或赤足、或散发,放任不羁,轻蔑礼法 所谓“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的衣规服制,在这一时期完全被打破。北方少数民族中,上身着“褶”、下身着裤的“裤褶服”,不仅在中原地区流行,而且普及到了南方民间,中国男子服装开始了由上衣下裳向上衣下裤的转变。裤褶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和秦汉时期的一种军戎服装,基本款式为上身穿齐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裤,骑马奔驰时也穿较短的上衣。这种服装在秦汉时期被称为“襦裤”,一般穿在里面,襦裤外必须加穿袍裳。只有骑者、厮徒等从事劳动的人为了行动方便,才直接把裤露在外面。可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据《三国志帝就常穿裤褶不穿衣冠;《南史 到了南北朝后期,还出现了折裥缚裤的形式,褶衣的式样更多样化,衣袖有宽、窄、长、短等不同的形制。衣襟除了大襟外,更多地采用对襟,有时还将衣襟的下摆裁制成两道斜线,两襟相掩,在中间形成一个小小的燕尾,这些都完全依照个人的喜好而定。裤也有小口裤和大口裤,但以大口裤更为时髦。为了穿大口裤时行动方便,就用锦丝带截为1米长,在裤管的膝盖之处紧紧系扎,称为“缚裤”。后来,到了十六国时期,女子也着裤褶。《邺中记》记载:“石皇后出,以女骑一千为卤薄,令冬月皆着紫纶巾,蜀锦裤褶。”《晋书》卷一○六《石季龙载记》亦记载:“季龙常以女骑一千为卤薄,皆著紫纶巾,熟锦绔,金银镂带,五文织成靴,游于戏马观。”可见,上衣下裤的裤褶服已经完全成为了主要流行服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