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学泰斗朱元鼎文革遭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鱼类学泰斗朱元鼎文革遭际

鱼类学泰斗朱元鼎文革遭际相关链接:朱元鼎,浙江宁波人,生于1896年10月。19XX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1926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34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圣约翰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研究院院长、理学院院长、代理教务长。1952年起,任上海水产学院教授、海洋渔业研究室主任、鱼类研究室主任、院长,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1986年12月在上海病逝。我国著名鱼类学家,鱼类分类学奠基人,一级教授。 创建鱼类标本室 和当年相比,在学界享有盛名的上海水产学院(注)鱼类研究室虽然保留着建制,但已经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就是鱼类研究室所收藏的部分标本已成为“中国鱼文化博物馆”――上海市高校十大民族文化博物馆之一的藏品,向公众免费开放。从鱼类研究室到鱼文化博物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这其中著名鱼类学家朱元鼎居功至伟 “文革”之初,东海水产研究所是上海水产学院的下属单位,上海水产学院第一副院长曹正之兼任东海水产研究所总支书记,所长一职则由朱元鼎兼任。1963年初,东海水产研究所行政独立,经济上独立核算,但组织关系仍隶属于上海水产学院,变成上海水产学院下属、经济上相对独立的一个二级机构。朱元鼎继续兼任所长及其下属的鱼类研究室主任一职,编制仍在水产学院 随着工作的开展,研究的需要,鱼类研究室的鱼类标本渐渐多了起来。于是,经朱元鼎提议,上海水产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各出一半经费,合作共建了鱼类标本室。1963年末,标本室竣工投入使用,上下共两层,其中模式标本已多达四、五十种,就收藏来说,属国内第一。后准备再加一层,共三层,发展成为远东第一。这点连国内外同行也普遍看好。但“文革”期间,标本室一分为二,共建就此中断 1971年,东海水产研究所和上海水产学院面临分家,各自独立。根据上海市水产局提出的方案,鱼类标本室一分为二。因为鱼类标本分为浸制标本和剥制标本,标本的划分也就分成了两个步骤,先分浸制标本,后分剥制标本。具体分法是,凡标本只有一件的,给水产学院;凡是有两件的,东海水产研究所和水产学院一家一件;有三件的,水产学院两件,东海水产研究所一件。其时,古巴、越南等外国专家送的标本基本上都是单件,因而都给了水产学院。但实际上,分标本前,因为标本室设在东海水产研究所内,日常管理也一直由东海水产研究所负责,水产学院根本没有钥匙,东海水产研究所方面的管理人员事先将部分浸制标本藏起来了,而水产学院对这一点全然不知,所以,明里是占了便宜,暗地里却是吃了不少亏。等到分剥制标本时,又因东海水产研究所方面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到宁波探亲而告暂停。等他回来后,东海水产研究所方面开始说找不到了,后又说标本全部分完了,没有剩下的了,想就此将余下的标本独吞。当时代表上海水产学院的是养殖系总支书记乔树茶。乔书记不服,一直要求东海水产研究所给个说法,但东海水产研究所不予理睬。关键时刻,朱先生得知了真相,出面主持了公道:他公开了1967年以来的部分工作日记,使东海水产研究所的说法不攻自破,为上海水产学院挽回了一定的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文革”后的恢复与努力,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上海水产大学和东海水产研究所都利用鱼类标本成立了博物馆,形成了一个大院内有两家博物馆的局面。但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上海水产大学在XX年9月整体迁往芦潮港,这个局面又将有所改观。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和朱元鼎的奠基作用分不开的 海岛鱼类资源调查 上世纪50年代后期,朱元鼎提议组建一个鱼类资源调查组,每年调查一个省,跑遍全中国,主要方向是系统演化、分类形态、鱼类地理分布三个方向。他的想法得到了学校的认同。于是,由朱元鼎亲自挂帅的鱼类资源调查组正式成立,主要任务就是采集鱼类标本。下设四个方向:软骨鱼类组,先以王幼槐后以孟庆闻为主;虾鱼类组,以伍汉霖为主;杜父鱼类,以金鑫波为主;纯形目鱼类组,先以许承玉。后以苏锦祥为主。朱元鼎还要求,两人一组,老少搭配,以老带少,分别调查一个省的鱼类资源。1957年开始进行的福建省淡水鱼类调查是最早的,后来延伸到浙江省的海水鱼类资源,这些调查为后来东海鱼类志的编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8年,目标转向广西、云贵川地区乃至闽江内陆。1963年,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科协大会上,周总理接见了朱元鼎,并鼓励朱元鼎坚持下去。还是在这次会议上,知识分子得以脱帽,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人民的知识分子”,朱元鼎的干劲更足了,整个调查组的积极性更高了 1964年,调查组到了西沙群岛、海南岛,其中以在海南岛内的调查最为辛苦、危险。参加调查的共有7个人。当时,闻名全国的五指山地区,森林茂盛,水流湍急且清澈见底。每到一处,按照惯例,调查小组要先向当地政府部门提出申请并备案,并希望得到帮助。具体地说,就是请当地公安局派出一位爆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