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日语的文体及文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VIP

小议日语的文体及文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议日语的文体及文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议日语的文体及文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摘要】笔者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量存在口语体与书面体两种文体混用的现象。即学生在正式场合的口译中使用贫乏直白的口语体语言,而翻译正式文件时,在书面翻译中使用幼稚的口语体。就其产生原因笔者分别从词汇和文体论及认知心理学的范畴进行分析,并列举出一些当前日语文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下浅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文体;口语体;书面体;混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XX年ぶりに活した ④「日本で最初に花火をたのは川家康」というのが定になっている。『府政治』によれば、十八年(1613)八月三日、明国の商人がイギリス人を案内して府に川家康をね、その六日の夜、城の二の丸で明人が花火を立て、家康に共したとある。筒に火をうめた立花火で、木炭の火の粉を吹き出すだけのなものだったが、当としてはやかな珍しい世物であったにちがいない。 例句①出自川端康成的『雪国』,②出自报纸的「社会」中的报道,③出自报纸的「第一面」即头版中的报道,④出自关于焰火历史的相关介绍中。同样是写焰火,但是给读者的印象却大相径庭。例文①的会话,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以及文末表现形式判断出说话的主体,同时拟人式的比喻和拟声词、拟态词在文章中被大量使用。这点与②③的新闻报道有很大的不同。另外,与常用5W1H(when、where、who、why、what、how)的新闻写作手法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我们从文体论的角度来考察口语体和书面体的不同的话,就会发现,拟人式的比喻表现,拟声词③单纯性的新闻报道中和④论说性文章中则很少见到这样的表现方式。这样看来,在写作中,由于口语体语言和书面体语言的区别使用,可以给读者以不同的印象 从认知语言学的领域来看,语言是主体所处的外部世界和主体内部世界相互作用,通过语言符号来反映主体内心的表达手段。同时,主体在表达的时候会无意识的遵循其所处外部世界的文化惯例。比如在新闻报道中要求使用书面体语言,而在小说中则可以大量使用口语体语言。日语母语者通常在使用这两种语言时可以无意识的进行转换,而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如果不进行系统的学习,则很难掌握这种转换 三、日语文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二年级基础阶段以发音和基础语法为主,所学词汇和课文多以口语体为主,但是其中已经开始出现两种文体的对立。如「ちょっとしょうしょう」、「まったく完全に」、「ぶする」、「易しい」、「とても非常に」、「段格」、「勉する学する」、「危ない危だ」、「をつける注意する」、「えるする」、「これから今後」、「ぶ搬する」、「ひどい深刻だ」、「困る困惑する」、「休み休息する」等。然而在这个阶段的日语教学工作重点则放在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对句型的操练上,对词汇的讲解也只停留在意义和使用方法上,很少涉及到文体方面的介绍。到高年级之后,突出的表现为写作方面只会用口语体语言写作,不会使用书面体语言。比如在考试监考时书面体语言的表达为「の携の使用、らした者は即刻退室。不明な点がある合、静かに手の上、先生にくこと。」但是,学生写出的语句却为「の携を使ったり、らしたりしたものは、すぐ教室から出なさい。分らないところがあれば、静かに手をげてしなさい。」这也是重视口语体听说,轻视书面体写译的一个缩影吧 以上就日语口语体和书面体语言的特点和区别以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但是要解决两者的混用和乱用问题,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还需要在实践中特别是在基础教学阶段尽早让学生建立起两种文体的概念,并在学习词汇及阅读写作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加强引导和训练 【参考文献】 [1]①中村明.『日本の文体』.岩波ゼミナブックス,1993年. [2]山梨正明.「ことばの科学の言学的シナリオ」.ひつじ房,XX年. [3]森田良行.『日本の』.社,1989年. [4]吴侃.《日语词汇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5]魏育邻.《日语文体学》.吉林教育出版社,XX年. 【收稿日期】XX年1月8日 【作者简介】陈瑶(1979- ):吉林长春人,助教,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