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粘土的成因及其对工程性质的影响姜洪涛.docxVIP

红粘土的成因及其对工程性质的影响姜洪涛.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粘土的成因及其对工程性质的影响姜洪涛

DOI: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00.03.0112000年第3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33·红粘土的成因及其对工程性质的影响姜洪涛(江苏教育学院地理系,南京210013)摘要:根据国内外的文献资料,通过对广西贵县和柳州龙船山地区红粘土的研究,本文分析了红粘土的成因及演化过程,认为红土化过程实质是一个物理化学改变的过程,并探讨了红粘土中特殊的矿物成分,结构连接方式以及其演化过程对其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关键词:红粘土,成因,演化,工程性质中图分类号: P642.13+ 2;P642.1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665(2000)03-0033-05Abstract: Onthebasisof researchesonredclayinGuixianCountyandLongchuanshanareainLiuzhou,Guangxi,theorigin andevolutionof redclayareanalyzedinthispaper. Itisdrawn that theformationofred clayisaprocessofphysical-chemicalchange.Theeffectsofspecialminerals,structurallinkandevolutionof redclayonitsengineeringproperties arediscussed.Key words: redclay; origin; evolution; engineeringproperty1 概述红粘土主要分布在北纬30°与南纬30°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亚洲、欧洲、南美洲,特别是非洲都有大面积的红粘土分布。由于红粘土的工程性质较为复杂,因此,一些国家对红粘土进行了比较深入而细致的研究。例如,西非的尼日利亚、加纳、拉丁美洲的波多黎各岛、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对红粘土从宏观到微观进行了大量研究[3~6]。我国地域辽阔,红粘土分布广泛,其主要分布区在我国南方各省区,总出露面积达20余万平方公里。我国对红粘土在工程地质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有了比较深入地研究[1]。本文根据国内外的文献资料,结合一些地区的工作成果,对红粘土的成因及其对工程性质的影响作一探讨。2 红粘土的成因对红粘土的成因,目前新的观点认为:红粘土化过程基本上是一个化学、物理化学的变化或母岩中矿物的迁移、过渡、交代、沉淀的过程,并归纳为下列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最初风化)原始矿物部分地或完全地物理或化学的风化,基本元素、倍半氧化物胶体的“释放”。收稿日期: 1999-06-18作者简介:姜洪涛(1962-),女,吉林人,江苏教育学院地理系,讲师,从事环境岩土工程。第二阶段:(次生风化或红粘土化)母岩部分地或完全地淋滤。一些矿物分解、迁移、矿物间部分的重新组合。第二阶段的风化程度与原始矿物的化学风化程度及本质有关。第三阶段:部分的或完全的水合胶体,氧化铁、铝的脱水。Hamilton(1964)用X-射线及显微镜分析了西非红粘土的结构发展。他认为红粘土的形成,从矿物方面讲,由于岩石的不断风化、二氧化硅的淋滤、胶体倍半氧化物的形成、结晶度、脱水度的增加而使氧化物急剧减少。岩石从原岩的长石、石英、铁镁矿物的块状结晶系统转化为包含有高岭石、倍半氧化物和某些残余石英的粘土系统。这种作用继续下去就是从分散的针铁矿到晶体较好的针铁矿,最后成为针铁矿和赤铁矿。其结晶化过程是这样的:氧化铁的结核→结核的聚结→铁胶体的聚结→全部成为氧化铁胶结。但是在所有的研究中缺少了母岩的结构。为此,Hamilton又对红粘土母岩进行了研究。其风化过程是这样的:岩石边缘首先开始风化→高岭石充填在裂隙中。后用电子显微镜对母岩为玄武岩的风化过程进行了微观研究。①带状、长条形的、棱柱的闪长石和斜长石;②板状的氧化铁胶结的高岭土晶体;③团集地方是增加的倍半氧化物胶结;④氧化物胶结了少量高岭土颗粒;⑤时代最老的玄武岩派生的红粘土粒被倍半氧化物完全胶结;⑥成块状结构。红粘土的这一成因理论,被实验和实践所证实。据李生林等对广西贵县、柳州龙盘山地区的红粘土的成因及工程地质特征的研究[1],贵县第四纪红粘土的成因为风化溶蚀残破积层,是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经风化溶蚀淋滤而残留下来的不可溶的细粒物质。龙船山地区的红粘土具有多种成因类型:有残积成因;有冲积成因;也有洪冲积成因。但不论何种成因,土体都经过了进一步的风化、淋蚀和红粘土化作用而演变成今日的红粘土。可见,红粘土是母岩风化的产物。红粘土化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这还可以从红粘土的矿物成分得以证实。表1是广西贵县红粘土的矿物成分。表1 贵县红粘土矿物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