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肽临床营养学的应用与未来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医院
沈 旸
目录
临床营养发展新趋势
活性肽的理化性质与特征
活性肽的分类与医学应用
展望
临床营养发展新趋势
原始的饮食治疗
?
微生态治疗基因靶向治疗(精准营养)
营养支持
代谢调理
营养素治疗
营养治疗
氨基酸 肽 蛋白质
蛋白质 肽 氨基酸 活性肽的理化性质与特征
肽
氨基酸与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互连接而成的、在结构上还没有达到相应蛋白质水平的氨基酸集合。
通常由2-50个氨基酸构成
蛋白质消化吸收
? 传统营养学理论—— 蛋白质 氨基酸 ? 现代营养学理论—— 蛋白质 氨基酸 (1/3)
低聚肽(2/3)
肽与诺贝尔奖
为什么是肽?
自1902 年 ,伦敦大学医学院的Bayliss和Starling从动物的胃肠发现一种能引起胰腺分泌活动的物质 称为促胰液素,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活性多肽物质。
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肽的研究取得了惊人的、划时代的进展
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存在于生物体的多肽有数万种。
生物活性肽
生物活性肽一般指含有2个至10多个氨基酸的短肽,免疫活性肽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刺激机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感染
的能力,降低机体发病率,并具有抗肿瘤功能(Meisel,1989)。
根据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来源、植物来源、动物来源。
生物活性肽分泌周期
终止期:多
器官衰竭
旺盛期:25岁以前
,各种活性肽分泌均衡。25岁以后,每
10年下降15%
分泌 分泌
旺盛 足期
分泌 分泌
终止期 匮乏期
匮乏期:50岁,分
泌量是巅峰期的1/5左右,80岁时不足1/10
不足期:30--50岁,
活性肽大约旺盛期80%. 45岁以后急剧下降
活性肽的理化性质与特征
结构与性质
吸收性
易加工
活性肽
活性肽在功能蛋白内部处于钝化状态,经生物酶裂解释放后发挥生物活性。
活性肽以其自身属性及氨基酸序列发挥着不同的生物活性。
目前更多的科研和商业关注于肽的营养吸收,机体防御体,体内调节和神经调节等方面。
肽的物理结构
生物活性肽的理化性质
小肠各段均可直接吸收肽类物质, 而且吸收率明显高于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吸收率。
多肽不仅可由肠道不经降解直接吸收, 并且小肠各段均以相同速率对肽进行吸收。
肽的不同分子质量片段在小肠中的吸收效果不同, 吸收率最高的相对分子质量片段在400 ~ 1 000 之间, 这一片段的肽含量约占整个肽的50 %
活性肽的理化性质
小肠转运肽类物质的系统具有转运速度快、不易饱和的特点。而游离氨基酸吸收慢、载体易饱和
小肠吸收肽比吸收单个氨基酸分子更快速、有效, 这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肽溶液的离子强度较低, 渗透压较低, 可以防止强度过高而引起的腹泻
肽在肠道吸收的同时, 还可促进水和电解质的吸收, 能进一步减少腹泻的危险
疾病状态下免疫活性肽的吸收特点
低聚肽的特性——易吸收性
低聚肽的特性——易吸收性
肽转运蛋白PepT4
肽转运蛋 肽转运蛋白 白PepT2 PepT3
肽转运蛋白
PepT1
相同能量支出,PepT1可以潜在转运
400种二肽和8000种三肽,而仅可转运2--3个氨基酸
均需要以H+作为转运偶联离子,可以逆浓度梯度转运二肽、三肽
生物活性肽营养吸收机制
不需消化,可以直接吸收; 避免游离氨基酸的吸收竞 吸收快速、耗能低且载体 争,提高蛋白质合成效率; 不易饱和; 促进氨基酸的吸收; 100%吸收 促进钙、锌、铁等矿物质 完整形式吸收 离子形成螯合物增加可溶 三种转运系统(PH依赖 性; 的H+/Na+交换转运体系, 被吸收后,可直接作为神 不消耗ATP;依赖H+或 经递质,间接刺激肠道受 Ca2+钙离子浓度的主动转 体激素或酶的分泌而发挥 运过程,消耗ATP;谷胱 作用 甘肽结合的转运体系) 促进肠道黏膜结构和功能 发育
不同蛋白质与肽制剂的吸收率
吴冬梅.几种多肽在大鼠离体小肠中的吸收.Pharmaceut ical Biotechno logy 2007 , 14(5):356 ~ 360
低聚肽是最佳氮源营养素
p 易吸收
低聚肽比 整蛋白 易吸收
低聚肽比 分子量较大的多肽 更易吸收
低聚肽比 氨基酸 易吸收肽载体不易饱和、转运耗能低、更少的高渗性、避免吸收
竞争,所以低聚肽吸收转运速度快
可以 小分子低聚肽的形式 直接吸收
加工特性
良好的溶解性与稳定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