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惠利中学初一女生跳楼之谜
李惠利中学初一女生跳楼之谜编者按:
13岁初一女生跳楼事件,令人心痛深深,唏嘘不尽
客观地说,刻意回避如此的悲剧无疑是消极甚至可怕的,而理性、公正地报道,是为了千千万万个幼小生命不再重蹈覆辙。我们的记者调查致力于还原真实,文字呈现的只能是真实的一部分;我们报道专家的分析,专家观点也只代表一部分意见;我们坚信学校和老师一定非常爱护学生,故而反对所谓“矫枉过正”的猜度;我们期望,天下父母心痛之余也深刻内省,家庭教育有何不足;我们也期盼同龄的少男少女吸取教训,从而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总之,我们希望我们的调查报道引发学校、家庭、社会的积极思考,有所感悟并落到实处,为社会和谐发展尽绵薄之力
黄一馨是上海卢湾区李惠利中学的初一女生,她是班级的中队委员,一名极具文学才华的优秀学生。就在她13岁生日来临的时候,她却告别了父母、同学、老师,从家中11楼阳台上纵身一跃。她说,“能够死,已是荣幸。”
5月14日太阳升起的时候,上海李惠利中学初一(1)班的教室不会再有黄一馨
13岁女生黄一馨于13日傍晚5:30前后跳楼自尽。距其13岁生日7天
三封遗书
从11楼黄家向南的阳台望下去,首先就是窗沿的一对鞋印,临终前,黄一馨应该在这里站了一会儿,虽经风雨,鞋印至今仍然清晰
如果视线垂直延伸,最先怵目的就是底楼围墙上的一排防盗“长矛”。黑色
黄一馨的坠线稍稍右偏,勉强避开“长矛”,几乎擦着围墙,坠落在香椿树旁
黄一馨的坠楼现场是一片花木葳蕤之地
碧桃、黄杨、紫薇、香椿。黄一馨大概首先坠落在香椿树上,但那棵树的树冠太小,无法承载坠落物的重量,于是细丫断了,女生后脑后背着地,一只脚仍然挂在树杈上……
9楼的G老太回忆:我坐在客厅里,以为窗外是一件衣服飘了下去……
2楼U邻居:猛听得一声“嘭”,很响,推窗一看,没看到什么,树木挡着,后来听得窗外有人急叫,才知道出事……
1楼邻居朱某:我在厨房,也听到声音――“砰”一记,很闷,我家“博美”狗发了疯似的向着出事地点狂叫狂蹿,我出来一看,哎呀,不得了了!赶紧去叫保安,打了“1XX年5月13日
女儿黄一馨
之二
致
同学们:
再见,再也不见
我犯了很多错,伤害了很多人,包括你们。对不起
谢谢你们陪我度过了2年,即便死了,我也不会忘记的
能够死,已是荣幸
希望你们能拥有幸福吧
你们,不要再互相生气了吧。生,是快乐,为何还要再不满
原来想了很多很多要说的,提笔,却全部忘记了
那么,再见
XX年5月13日
同学黄一馨
之三
致
林老师:
只是一念之差,我就这样决定了
我做的决定,从来不会轻易改变
再过7天,也就是5月XX年。对不起,我辜负了你的期望
没有太多想说的了
再次谢谢你
XX年5月13日
学生黄一馨
疑窦重重
黄一馨走了。但留下了很多疑窦,导致网上风雨大作
事情本来不复杂。但是“文学女孩”黄一馨的三封遗书几乎成了“天书”:究竟为什么具体的事由而死,信中一字不提;一个中队委员、优等生,却反复鞭挞自己“犯了很多错,伤害了很多人”,是“活该”,而且“很脏、很坏”……
仅看字面,她的死不仅和学校、和老师毫无关系,而且还颇具“死有余辜”因而“谢主隆恩,容臣自裁”的意思
问题是,一个13岁的女孩,充其量能够“脏”到“坏”到什么程度呢?是在社会上“脏”?还是在学校里“坏”?抑或在家“忤逆”?如果“脏”到、“坏”到、“忤逆”到必须以死谢罪的程度,学校和家长竟然毫不知情?
不过,女孩毕竟为外界留下了一个对接端口:“我多希望可以快乐地过一辈子。现实却不允许。”
小小女孩的“现实”,除了家庭,只有学校。是“家庭环境”不允许她活下去?还是“学校环境”不允许她活下去呢?
拿着遗书,黄勇夫妇无语。出事的最初几天,四方询电和慰电不断地打来,当晚的来电中,以黄一馨的同学居多,拿起电话问原因,都只会抽噎或者支支吾吾地不说,但有一个同学的电话引起了黄勇注意,那是一句脱口而出:“……老师骂她了,很凶……”
再问:哪个老师骂的?
沉默着不说
再问:哪一节课?为了什么事情?
仍然沉默着不说。而且挂了
13日的晚上,黄勇通宵躺在沙发上,凌晨2点许(14日)他忽然想起了女儿的QQ空间,那是女儿的“日记”,兴许那里有女儿生前的信息
电脑还开着,QQ可以自动登陆,一行字使黄勇睡意全无:“如果林老师再这样对我,我就流浪到你家混混,不行的话,我就跳楼楼(原文如此),你到我家把东西收拾好,我到阴间好享用”(注:这是14日版,16日发现此文被改为“咱临终遗言,要是林老师找了我了,我肯定离家出走,到时候去你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