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数造富工厂背后的利益输送
细数造富工厂背后的利益输送从第一批发行的创业板企业来看,某些上市公司带有强烈的行政主导与可疑的利益输送色彩。说白了,如果企业不入当地政府的法眼,在中国很难上得了市。
“白露为霜秋草枯,风刀霜剑严相逼。”10月23日创业板举行启动仪式,之前有些不明就里的小散将开板跟上市混作一谈,纷纷传言这天将出现“霜降”
等到真正开市的10月30日,竟然走出了创业板与主板比翼齐飞之势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发行价,“亿元俱乐部”已经新添了82位会员。而在临时停牌都止不住爆炒的新股不败神话下,又有41位新贵从第二梯队跻身超级邮轮,最耀眼的莫过于一众明星股东:冯小刚、张纪中、黄晓明;身家最高的依然是乐普医疗董事总经理兼技术总监蒲忠杰。按照30日该股收盘价63.4元计算,蒲忠杰持有该公司的股票市值高达38.32亿元,稳坐创业板头把交椅;最大的造富基地则从飞信外包供应商搬到了群星闪耀的华谊兄弟,那里批量出炉了14位亿万富翁
在这场梦幻般的资本盛宴中,既有能对我国古代青铜的锻造工艺和美学欣赏侃侃而谈的中科院专家学者,也有背景强大神秘的富二代;既有一个家族的“鸡犬升天”,又有“天上掉下的大馅饼”;夫妻店、父子兵、兄弟连……昨日身家翻番,今日又跌到地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而在著名财经评论家叶檀看来,“连马云都到华谊去插了一杠,只能说中国特色无法阻挡”
定价体系错误
《新民周刊》:怎么看待中国创业板的创富效应?
叶檀:创业板28家企业在上市之前已经有了多年的磨炼和等待,上市是其内在价值在社会上的兑现,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受到追捧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我们之所以质疑,是因为在这个分外耀眼的财富光环背后存在一些非市场化的东西,看起来并不那么阳光:一是定价体系错误造成的制度性溢价;二是存在一个PE式的利益输送链条;三是大股东名单频现蹊跷身影。如果要深入调查,这背后的利益关系非常复杂
《新民周刊》:您谈到的定价体系受到广泛的关注。我看过一家机构的统计,在当初“候场”的150家拟上市企业中,10年以上的企业高达99家,XX年以上也有12家。像乐谱医疗一年净利高达2个亿,探路者和神州泰岳在1.1亿以上,红日药业在7000万以上,特瑞德电器、爱尔眼科和华谊兄弟都在6000万以上。这些公司离创业二字相距甚远,上中小板、主板都可以。而申银万国最近发布的报告更提示,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XX年除了青岛特锐德和安科生物,其余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均大幅放缓
叶檀:中国企业两三年是一个坎,能生存10年的基本就活下来了。这些企业几乎都垂垂老矣,还有多少高成长性可以期待?所以刚开始有人担心创业板有中小板的影子,还被说成是“乌鸦嘴”,现在看“第二中小板”的迹象已经很明确了
当初在讨论什么样的企业能上创业板时,内部有争论。有人认为应该是高风险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但中国事实上说白了很少有高科技企业脱颖而出,但凡有一点成长性的都跑到纳斯达克去了。所以后来有人提出为了确保创业板成功,应该上成熟企业,只要管理有创新、产品有创新、商业模式有创新……所以我觉得创业板的定价体系是错误的,给成熟企业戴了一顶创业板高成长、高风险的帽子,向美国纳斯达克高峰期的“市梦率”看齐。然后卡住供应量,人为提高门槛。这意味着只要挤进头一批的,都可以获得资本市场的高溢价。在资金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实际上存在一个制度性溢价,所以它的超募现象才会那么严重
《新民周刊》:像江南春、马云、王中军这样的老面孔出现在创业板中,既可以奇怪他们怎么能代表创业板的新贵,也不得不承认,他们还真是有中国特色创业板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除了制度性原因,我还了解到有两家企业原本是在中小板排队,后来撤出转战创业板。您认为它们是奔着什么去的?
叶檀:市梦率加上超募的规模,太肥了!现成的肥肉摆在那里,谁能不流口水?一家完全可以在中小板上市的企业挤入创业板,唯一的原因就是挤占资源,获取高额溢价。如此一来,那些真正的草根创业企业只好勒紧裤带过日子
“潘长江进去,姚明出来”
《新民周刊》:周立波在清口中说出了股民的心声:“姚明进去,潘长江出来”,而创业板则上演了“潘长江进去,姚明出来”的神奇一幕,风投、券商半年内突击入股的现象涌现
叶檀:资本市场还没有全流通的时候,主要的盈利方法是坐庄而不是股权投资,当时的原始股权投资信用又不好,很多人在股权投资上是血本无归。前几年说创业板上市,其实是搞死了一批风投,有些人简直是穷得叮当响,那才是真正的“风险”投资。但我发现,一些创业板公司的风投是半年之内才进入的,而且有的是证券公司的直投,时间上完全不符合市场规律。这哪里是风投,分明是“摘桃子”公司
据统计,在首批10家创业板企业中,以战略投资者或财务投资者身份进入的机构共有13家,其中境内企业11家,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