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导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导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文化导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口语教学因其自身的特殊性长期以来许多中国教师都感到难以驾驭,怎样在口语教学中使学生具备双重语言和跨文化交际的特性,同时又具备审视外来的思想准则和价值观念的能力,从而提高中国学生的口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文化导入应该是关键 关键词:文化导入;口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8-273(XX年来毕业的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普遍感到不满意,对口语及写作能力则更为不满。例如,他们认为口语能力强或非常强的仅为5%,差的或极差的为3%,能胜任或基本胜任参加国际会议讨论的仅为7%;能胜任或基本胜任参加对外业务谈判的仅为14%”。(邵永真,1998) XX年5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商贸英语系李勇武等学者对三所国家部属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即将毕业的125名大四学生随机抽样调查进行口语测试。测试的结果显示“73%的受试者的成绩不及格,低于9分;9分以上(包括9分)到12分的有33人,属于中等水平,占总人数的26.2%;而成绩优异即高于12分的仅1人,占总人数的0.8%。”(李勇武,XX年版)对于“宣传”的解释是:“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由此可见,不能够将propaganda 与“宣传”等同。此外,在比喻、委婉语、专有名词等里面的文化因素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以委婉语的应用为例。在日常生活中常可以听到人们用比较婉转、文雅的话语来表达人们所忌讳的、不便直说的、隐私的或被认为粗俗的事物。这种话语被称作委婉语。英文为euphemism, 即说好听的。委婉语在生活中的运用体现着社会交往的需要、利益的需要和价值观念的需要。每个民族和社会中都存在着某些忌讳现象,如在某些场合下,人们忌讳对死、性、身体的某些部位、厕所、大小便、残疾等进行直接露骨的谈论,而要代之以委婉语(胡文仲,1995: 154-155)。英语中有不少表达“死”的委婉语,如pass away、 expire、 depart、 go to heaven、 be gong、 troubles be over now等。死者被委婉地称为the departed。与性有关的委婉语有an affair(婚外恋)、intimacy(私通)等。Get into trouble可以表示未婚先孕等。由此,可以概括地说词语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包括:(1)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与概念在词汇及语义上的呈现;(2)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或语面意义相同的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内涵意义(如英语中的worker, farmer与汉语中的工人、农民之间文化涵义上的不同);(3)词语在文化涵义上的不等值性(如英语中的weekend与汉语中原来的“周末”是不等值的);(4)不同文化对相同的现象所作的观念划分存在差别以及在词语及语义上有所显示(如亲属称谓等);(5)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定型的习用语,如习语、成语等。 其次,话语的组织结构也体现着文化的因素,话语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话题的选择,谈天气、问候健康、年龄、收入、婚姻状况、个人隐私等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社会含义;(2)语码的选择,用什么方言、什么风格来谈论某个话题是受文化因素影响的;(3)话语的组织如话轮、连贯、叙述方式、顺序等各种文化都有一定的模式(束定芳,庄智象,1996: 148-149)。 从外语教学的角度,把主要的文化教学项目分作词语和话语两大类,既简明扼要,又方便可行,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教师容易准备材料,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接受。词语文化和话语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相互关系,在实际的口语教学中,必然也会碰到一些困难。这就要求外语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等适当选择有关的文化导入项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口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主要方法 在具体的口语教学中,我们可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融合法 融合法指的是将文化内容与语言材料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如语言材料本身就是介绍目的语文化习俗、词语典故、历史事实、故事、社会百态等。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材料本身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的学习可以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在七十年代早期,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开发了一种被称为“Cultural Assimilator”的供课外阅读的的教材。该教材向学生提供了文化行为的各种场景,其中每个场景都描述了美国人跟来自异国文化的人士发生冲突的情形。试举一例: As a young American tourist in Tours, France, you have been invited to dinner at the home of a Fren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