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叶赫之墟”的历史影响与发展当地市场经济的对策研究.pdf
满族研究 2007年 第4期
“叶赫之墟的历史影响与发展
当地市场经济的对策研究
林德春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摘要: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动模式,它具有继承性、竞争性、开放性
等特点 因此,认清区域经济的历史与现状,制定合理的市场政策,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经济资
源的作用,形成特色经济,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质量,实现社会财富的可持续增长,是发展区域市场经济的核心。
关键词:叶赫之墟;历史影响;市场经济;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65X(2007)04--0O93一O5
一
、 “叶赫之墟”的形成及其历史影响
后金天命四年(1619)八月,为终结建州女真与叶赫部的夙怨、彻底解除后金与明朝战
争中的后顾之忧,努尔哈赤指挥建州军队对叶赫部发动了空前猛烈的进攻,激战两日,建
州攻陷叶赫。为彻底摧毁宿敌,努尔哈赤不仅将叶赫东、西二城城主金台石、布扬古缢杀,
而且下令将叶赫降民“父子兄弟不分,亲戚不离,原封不动地带来了。不动女人穿的衣襟,
不夺男子带的弓箭,各家的财物,由各主收拾保存”①。在悉数接收了叶赫的人口、动产后,
努尔哈赤下令将剩余的不动产如房舍、城寨等悉数焚毁,使叶赫故地成为一片废墟,以彻
底断绝叶赫之民的苏生之念!努尔哈赤随即又以叶赫部废墟为盛京围场。《清朝续文献通
考·舆地》载:“国初削平三部(即叶赫、哈达、辉发),天命间设盛京围场,协领守之”。该围
场“南自沙河郎镇头三通河沿起,至北阿机格色合勒北伊通河止;东自辉发城起,至西威远
堡边门止,四百九十余里;东南自骆驼砬子起,至西北三音哈达交界西北封堆止,五百一十
余里;西南自英莪边门起,至东北巴珠勒阿林止,五百二十余里”@。叶赫全境在盛京围场
的西部界内,昔日繁荣的部族古国华都,变成了荒凄的兽苑,动物的乐园!
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始设叶赫驿站,李氏、胡氏等十姓奉命迁入@,从此,荒寂
了半个世纪的叶赫故地终于有了一丝久违了的人的温暖气息,“叶赫之墟”开始复苏,但复
苏是何等的艰难与缓慢,以至2O年后的叶赫依旧是“荒荒草没两城空”,“俱无人迹”④的
荒凉景象。努尔哈赤制造“叶赫之墟”,对叶赫地区的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
(一)叶赫地区历史上的人文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
努尔哈赤攻下叶赫,将叶赫降众全部掠至建州,“挑壮丁9000余名,分隶部下八将(系
指八旗)”@,在动产也以原主占有的形式被劫运到建州后,又以叶赫故地为盛京围场:“东
一 93—
界吉林蒙江,西界奉天开原,南及西南兴京府通化县,北及西北界吉林伊通州。”@这偌大
的鸟兽乐园,5O年后,由于吉林至京师驿道的开辟,随着第一批驻驿兵丁和站丁的驻人,
才有了一丝人的生息!但这第一批居民和此后陆续人居此地的人口,却不是这块土地上的
原始土著后裔,无论他们是“佛满洲(老满族)”还是 伊彻满洲(新满族)”,都是从长白山地
区、宁古塔地区或山西、山东甚至从江宁等奉旨迁入的,虽然传说中伊通伊巴丹地方曾散
居着一些土著满族,他们是在努尔哈赤吞并叶赫时从叶赫逃出者的后裔,但也仅限于传
说,时至今日没有任何证据可证明此说。叶赫部的原始居民或死于征战的疆场,或因随建
州部“从龙人关”而散居全国各地,虽然间或有因获罪而被流放至宁古塔者,但他们却只能
驻足流放地,眺望生身域,在饱受身体摧残时又多了一番心灵的炼狱煎熬!如金台石之子
白二格在叶赫灭亡七十余年后被流放到宁古塔,这些流放者虽满怀沧桑,但已无人识得其
旧日王孙颜了。复苏后的叶赫不仅是人口改宗易姓,甚至连家畜之属也更新换种了,正如
高士奇在《扈从东巡日录》中所指出的那样“山坳井臼遗墟在,站道鸡豚旧俗讹”。人们除了
尚可找到荒草掩盖下的东、西二城遗址外,其它叶赫部的其他遗迹已荡然无存!
(二)严重阻滞了叶赫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经济文化发展出现断层。努尔哈赤制造了“叶赫之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