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茶调制(红、绿、青、乌、麦)
第八組
基茶調製(紅、綠、青、烏、麥)
(一)茶的起源:
根據神農草本一書中記載:「神農氏採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故茶葉的應用,開始是作為藥用。
漢朝時,茶是日常飲料,到了唐宋時代對於泡茶才開始講究。
唐朝陸羽撰寫「茶經」,完整記錄茶的起源、品種、製作方法、沖泡及飲用方法。後人奉陸羽為中國製茶業的祖師爺,稱為「茶神」、「茶聖」。
(二)茶葉的主要成分
成 份 說 明
單寧酸 及鞣酸,是茶葉中多元酚類的通稱 (兒茶素是茶多酚中最重要的一種),佔20%,具收斂性及澀感,有幫助消化的功能。
因發酵氧化作用而減少,各種茶類單寧酸含量:綠茶>烏龍茶>紅茶。
咖啡因 略帶苦味,具有提神醒腦和利尿的功能。
茶葉中的咖啡因會隨著部位及季節不同而有所差異,隨葉片成熟度增加而遞減,一心一葉的咖啡因含量最高,季節則以秋茶最高,夏茶及春茶次之。 葉綠素 約佔6%,經過製茶中發酵氧化的作用會減少,是使茶葉顏色變深的原因之一。 胺基酸 茶中有20多種胺基酸,是構成茶滋味的主要因素之一。 維生素 茶葉中含多種維生素,其中紅茶因全發酵之故,維生素C少於綠茶。 礦物質 因富含礦物質 (無機鹽) ,故屬鹼性食物,其中又以鉀含量最高。 芳香油 能刺激大腦、心臟、血管的循環作用,促進新陳代謝,清除口腔的臭味。 氟 氟可減少蛀牙的發生。 (三)茶的種類
品名 咖啡紅茶 綠茶 清茶 普洱茶 烏龍茶 發酵程度 100% 0% 15% 0% 30% 方法 自然氧化 加熱防氧化 自然氧化 以綠茶潮溼發酵 自然氧化 氧化作用 全發酵 不發酵 半發酵 後發酵 半發酵 (四)沖泡方式
1.方法一
步驟 說明 置茶 熱水1500ml放入30公克茶葉。
(因隔冰冷卻,故依3公克茶葉:150ml水的比例即可) 浸置 攪拌後浸置時間約5分鐘。 過濾 過濾茶湯、丟棄茶葉。 冷卻 將茶湯隔冰冷卻。 2.方法二
步驟 說明 置茶 熱水約1000ml放入30公克茶葉。
(因後續步驟會加入冰塊及水,故此時水量應較少) 浸置 攪拌後浸置時間約5分鐘。 過濾 過濾茶湯、丟棄茶葉。 冷卻 加入冰塊及水共約600~750ml,攪拌使其急速冷卻。 成品圖及步驟:
紅茶:
悶泡法:水溫125℃/40克的紅茶葉,水滾後關火蓋上鍋蓋悶泡25~40分。
悶煮法:水溫125℃/40克的紅茶葉,水滾10分後轉小火悶煮約10~15分。
比較:顏色差異不大
綠茶:
一次泡:水溫80℃,40克的茶葉/3200㏄的水煮6分
速冷式:水溫80℃,40克的茶葉/1400㏄的水煮6分後,過濾茶葉,加2000克
的冰塊。
比較:速冷式的沖泡法好處是冷卻快、容易鎖住香氣!但從顏色相比,一次泡的顏色明顯較深,而速冷式的則是呈現茉綠色。
青茶:
一次泡:水溫85℃,40克的茶葉/3200㏄的水煮7分。
速冷式:水溫85℃,40克的茶葉/1400㏄的水煮7分,過濾茶葉,加2000克的
冰塊。
比較:一次泡的顏色比速冷式的深,但速冷式的口感喝起來較濃厚、好喝!
烏龍茶:
一次泡:水溫85℃,40克的茶葉/3200㏄的水煮6分。
速冷式:水溫85℃,40克的茶葉/1400㏄的水煮6分,過濾茶葉,加入2000克
的冰塊。
比較:一次泡的顏色較深,但味道還是速冷式的較香和好喝!
麥仔茶:
悶泡式:水溫85℃,40克的茶葉/3200的水,蓋上鍋蓋悶泡25分。
悶煮式:水溫85℃,40克的茶葉/3200的水悶煮10分後轉小火煮10~15分。
比較:悶泡跟速冷式的顏色差異不大,味道和香氣也差不多。
試作心得:經過這次的試作後發現原來煮茶的方式不只一種,不同方式煮出來的茶顏色也有些微的不同,香氣和口感也有差異。速冷式沖泡出來的茶顏色較淺、淡,喝的味道和香氣比一次泡的好喝!下次泡茶時可以用速冷式的方法,沖泡出來的茶葉也較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沟长偏置的近阈值逻辑漏功耗减小技术-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PDF
- 基于概率я析的混凝土£梁温度§度模式-浙江大学学报.PDF
- 基于构件互操作的可重用知识系统体系结构-中南大学学报.PDF
- 基于混合优化算法的无功优化韩芳1,王成儒2(1东北电力大学电气.DOC
- 基于激光视觉的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测量方法-中国公路学报-长安大学.PDF
- 基于概念图的网络教学评价-教学质量工程.PPT
- 基于抽头探测的!VMWRG! 超宽带信道估计 - 重庆大学学报.PDF
- 基于液晶靶标的多犆犆犇线结构光测量系统全局标定-电子科学技术.PDF
- 基于激光微位移的轴瓦厚度多点检测系统-机电工程.PDF
- 基于特征聚集度的Q!1NO7T1 算法及其在人工焊点缺陷识别中的应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