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八-免疫基础知识-上课.ppt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情境八-免疫基础知识-上课

学习情境八 免疫学基础认识及相关应用技术 疾病:是指生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状态。可分为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 病原微生物:能引起物体发生病变的微生物。 毒力:又称致病力,是反映病原体致病性高低的指标,包括侵袭力和毒素。 (1)侵袭力:指病原菌突破寄主的防御机能,在寄主中生长繁殖和蔓延扩散的能力,包括吸附和侵入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和对寄主防御机能的抵抗力。 (2)毒素:主要分外毒素和内毒素 外毒素:是病原菌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分泌到环境中的毒性蛋白质,主要由革兰氏阳性细菌产生。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壁物质,主要成分是脂多糖,不向细胞外分泌,仅在细菌自溶或人工破坏细胞后才释放。 类毒素:类毒素是细菌的外毒素经0.3%~0.4%甲醛化学脱毒后仍保留着原有抗原性的生物制品。常用的有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和肉毒类毒素等。 三、环境因素 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原始免疫时期 预防天花的医学实践 简单免疫学时期 细胞免疫学说、血清学、免疫学 现代免疫学时期 克隆选择学说、抗体、分子免疫学时期 1.生理屏障: 皮肤和黏膜屏障: (1)机械阻挡作用 (2)分泌杀菌和抑制物质 (3)正常菌群的颉颃作用 血脑屏障: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能阻挡病原菌及其毒性物质进入脑组织或脑脊液,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胎盘屏障:由绒毛血管壁、绒毛间质、基底膜和绒毛上皮组成的屏障结构,可避免母体免疫细胞与胎儿组织接触,防止胎儿被母体排斥。 3.体液因素 (1)补体 补体:是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中的重要介质,存在于机体正常血清中,是一种酶蛋白原,不活泼,只有被激活后才变成一系列的酶,发挥其生活活性作用。补体在抗原抗体反应中有补充抗体作用的能力。性质不稳定,对热敏感 (2)干扰素 干扰素:是由活的或灭活的病毒刺激易感细胞后所产生的能抑制病毒增殖的物质。 (3)溶菌酶 溶菌酶是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的不耐热的碱性蛋白质,存在与眼泪、唾液、汗液、乳汁肠道分泌物等。用于治疗咽喉炎、中耳炎及副鼻窦炎等。 1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1)异物性 抗原通常是非自身物质,称为异物。 *亲缘关系越远的物质,免疫原性越强。 *自身物质可以形成“天然免疫耐受”。 *自身物质结构、成分改变后成为“自身抗原”。 *自身也有一些“隐蔽抗原”——眼球晶体、精子、甲状腺蛋白等。 (2)分子大小 抗原物质必须是分子量较大的胶体,分子量应大于1万dalton才具有抗原性,分子量越大,抗原性越强。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①概念: ③过敏原: 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 ④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项目九 免疫在药学中的实际应用 生物制品及应用 (一)人工自动免疫生物制品 疫苗:菌苗是用细菌制成的,疫苗是由病毒、立克次氏体或螺旋体制成的。 1.活菌(疫)苗:用无毒力或毒力很弱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效果好、用菌量小、副作用小;易失效、难保存。常用的有牛痘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类疫苗、甲肝疫苗和结核菌苗。 项目九 免疫在药学中的实际应用 2.死菌(疫)苗:将人工培养的微生物用理化方法杀死制成。常用的有伤寒、霍乱、百日咳、斑疹伤寒及钩端螺旋体。易保存;刺激时间短、用量大、免疫力不大、副作用大。 3.自身疫苗:用病人自身病灶中分离出来的病原菌杀死后制成。 项目九 免疫在药学中的实际应用 (二)人工被动免疫 1、抗毒素 主要是用于治疗由细菌外毒素所致疾病。 2、胎盘球蛋白 主要用于防治儿童呼吸道感染、麻疹、传染性肝炎。 3、抗病毒血清 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狂犬病病毒和腺病毒的感染。 项目九 免疫在药学中的实际应用 计划免疫 浆细胞 抗体 细胞外液中的抗原 二次免疫更快更强 细胞免疫 抗原 吞噬细胞 (摄取、处理) T细胞 传递 增殖分化 记忆T细胞 效应T细胞 靶细胞 (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 密切接触 二次应答 效应T细胞 (二)、细胞免疫 被抗原侵入的细胞 小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相互关系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破裂,释放淋巴因子 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 效应方式 效应T细胞 效应B细胞 效应细胞 靶细胞 抗原 作用对象 细胞免疫 项目 体液免疫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 1.自身免疫病 2.过敏反应 3.免疫缺陷症等 七、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七、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自身免疫病 ①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②造成组织损伤出现症状: 人体的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 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异物进行攻击, 发生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