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7例涎腺肿瘤针吸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分.doc
147例涎腺肿瘤针吸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分
【摘要】 目的 总结涎腺常见肿瘤的针吸细胞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提高细胞学的确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47例针吸细胞学诊断的涎腺常见肿瘤,并与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结果 针吸细胞学诊断涎腺肿瘤的总符合率为91.84%,其中良性肿瘤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7.83%,准确率88.04%;恶性肿瘤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6.36%,准确率为78.18%。结论 针吸细胞学诊断涎腺肿瘤准确率较高,它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是一项简便而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 涎腺肿瘤 针吸 细胞学诊断 病理组织学诊断
0 引言
涎腺肿块临床常见,CT、MRI及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肿块的大小、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却难以区分肿块的性质。涎腺肿瘤大多需行手术治疗,术前诊断尤其重要。活检在涎腺肿瘤中为禁忌症,针吸细胞学检查却解决了这一难题,它能确定肿块是炎性病变、增生还是肿瘤,并对肿瘤进行定性及可能性分类,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此方法简便易行,对病人无损害,定性诊断准确率达95%[1]。本文就涎腺常见肿瘤的针吸细胞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展开讨论,以提高细胞学确诊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自本院1998年1月~2004年12月,147例涎腺肿瘤术前针吸细胞学检查病例,男81例,女66例,男女之比为1.23∶1,年龄13~92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20岁以下10例;21~30岁19例;31~40岁32例;41~50岁35例;51~60岁27例;61~70岁17例;71岁以上7例。病变部位:腮腺90例;颌下腺45例;小涎腺12例(其中腭腺9例)。
1.2 方法 常规消毒,采用8号针头10ml一次性注射器,常规针吸方法,抽出物涂片3~4张,一张做瑞吉氏染色,光镜下观察,快速做出初步诊断,其余涂片固定于酒精乙醚液中做HE染色,显微镜阅片。
2 结果
147例涎腺肿瘤全部有病理组织学对照,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对照,见表1。两者诊断相符124例(84.35%),基本符合11例,总符合率为91.84%(135/147),不符12例8.16%(12/147)。其中良性肿瘤92例,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7.83%(90/92),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完全一致81例,准确率为88.04%(81/92)。恶性肿瘤55例,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6.36%(53/55),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完全一致43例,准确率为78.18%(43/55)。
表1 147例涎腺肿瘤针吸细胞学诊断与病理组织学对照(略)
3 细胞学分类
3.1 混合瘤 本组62例,占总例数的42.18%(62/147),占良性肿瘤的67.39%(62/92),其中完全符合60例,占96.77%(60/62)。平均年龄38岁,男女之比为1∶1.5。细胞学特点为:瘤细胞成片及散在分布,细胞大小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可见小核仁、核偏位、胞浆丰富,似浆细胞,背景粘液样基质球状或片状分布,呈粉红色,其间可见梭形间叶细胞、肌上皮细胞及纤维成分。
3.2 腺淋巴瘤 又称为淋巴乳头状囊腺瘤或Warthin瘤,本组男20例,女3例,男女之比为6.7∶1,平均年龄54岁,其中50岁以上12例。23例均发生于腮腺部位,其中1例为双侧。本组细胞学诊断与病理组织学完全一致19例,占82.61%(19/23),2例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慢性炎症,1例诊断为嗜酸细胞腺瘤,1例诊断为低分化鳞癌。镜下可见大小不一的细胞团片,片内细胞大小一致,呈蜂窝状排列,胞浆丰富,嗜酸性,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而均匀,可见明显的小核仁,背景为成熟的淋巴细胞[1,2]。
3.3 腺样囊性癌 本组发病年龄31~60岁,平均年龄47岁,其中女12例,男6例,占本组恶性肿瘤的首位,诊断准确率83.33%(15/18)。腺样囊性癌癌细胞大小较一致,胞浆少,似裸核,常重叠成大小不一的团块,其最大特点是半透明的球形体,瘤细胞围绕其表面,这种图像仅见于腺样囊性癌而不见于其他类型的涎腺肿瘤,具有诊断价值[1,4]。
3.4 粘液表皮样癌 本组11例,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其中8例确诊,1例经组织学确诊为腺泡细胞癌, 2例诊断为涎腺恶性肿瘤,1例为癌疑。涂片可见三种类型细胞:粘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型细胞[1]。粘液细胞胞浆内含空泡,呈印戒状,核小圆居中或偏位,常四五个细胞成群或弥散分布。中间细胞类似正常的导管上皮,体积较小,胞浆较少,呈立方形,核小而圆,深染,伴有小核仁,瘤细胞常构成紧密团块,并见向粘液型细胞移行。表皮细胞具有鳞状上皮的特点,细胞体积大、呈多边形、胞浆丰富、红染、可见角化珠及核固缩。癌细胞成团或散在分布,背景见粘液样物质,分为高分化及低分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课件.ppt VIP
- 产钳和胎头吸引助产课件.pptx VIP
- 前交叉韧带损伤学习课件.pptx VIP
- GeForce GTX 1070Ti显卡电路图纸参考 PG411 Rev A00.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人美版·北京(主编杨力)(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进阶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一汽-奔腾B50-产品使用说明书-奔腾B50 2014款1.6MT伙伴-CA7165MT4-B50伙伴用户手册.pdf VIP
- 八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压轴题突破专项(苏科版)06平行四边形(五大题型,45题)含答案与解析.pdf
- 角膜地形图与圆锥角膜.ppt VIP
- 2025四川内江市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