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研究.doc

  中药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最终纳入评价疗效的患儿176例,治疗组90例采用中药内服外洗;西药组86例给予酮替酚片口服,0.1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搽。结果中药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西药组(P<0.05或P<0.01); ADS明显减少;从分型来看,中药组对红斑渗出型疗效最好,优于西药组(Plt;0.01);西药组对脂溢型疗效最好,但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对干燥增厚型疗效均不理想,但2组比较,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lt;0.05)。结论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婴儿湿疹疗效显著。 【关键词】 婴儿湿疹;中药;内服外洗 湿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发生于婴儿时期的湿疹,称婴儿湿疹,近来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西医认为湿疹的产生与特异性过敏体质有关,故又称“特应性皮炎”、“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等,使用的药物主要是激素、抗过敏药以及近来应用于临床的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均是对症治疗或局部治疗,无法根治,明显的副作用使其应用受到诸多限制。许多报道中药治疗湿疹效果显著,甚至可以达到根治目的[1-2]。笔者根据中医药理论以清热利湿为基本方法,根据病情加味,外洗内服治疗婴儿湿疹,并与西药常规治疗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符合美国皮肤学会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3]中的必备两项指标(1.瘙痒;2.具备典型表现及年龄特征,婴儿面、颈及肢体屈侧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即可诊断,并排除疥疮、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银屑病、鱼鳞病等。 1.2 纳入标准 以皮疹、瘙痒为主诉来门诊初次就诊并诊断为湿疹的婴儿(年龄<1周岁),排除合并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病等,并能配合观察和随访的患者。 1.3 病情评估标准 采用皮损严重度计分(ADS)法[4],将皮损分成:红斑面积为Ⅰa,严重度为1;丘疹渗液面积为Ⅱa,严重度为2;干燥增厚面积为Ⅲa,严重度为3。2岁以下儿童体表面积大致估算标准如下:头颈部为17 %,上臂9 %,躯干前后各18 %,下肢12 %。ADS=Ⅰa×1+Ⅱa×2+Ⅲa×3,总积分为1~300分,lt;100分为轻度,100~200分为中度,>200分为重度。(根据皮损的性质和面积确定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客观,不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虽然瘙痒是本病的主要特征,由于瘙痒的情况往往与皮损严重程度平行,且婴儿缺乏对瘙痒的描述,影响因素颇多,故瘙痒不纳入病情评估)。 1.4 一般资料 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95例患儿采用随机单盲法,于初诊时填表评估ADS,根据就诊先后次序编号,单号为中药组,双号为西药组,能完成疗程、最终评价疗效者176例,治疗前2组资料比较见表1。 表1治疗前2组资料比较经统计分析,治疗前2组患儿性别、平均年龄、ADS轻重分布及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Pgt;0.05)。 1.5 辨证分型(自拟) 红斑渗出型:主要表现为红斑渗出、黄色痂皮、表面污秽糜烂。干燥增厚型: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皮肤干燥起鳞屑、皮肤粗糙增厚。脂溢型: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不易除去,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组 采用中药饮片煎煮药水外洗,少量内服。基本方如下:生石膏粉50 g、薄荷20 g、滑石粉20 g、白芷20 g、苦参20 g、芦根30 g、黄芩20 g、牡丹皮20 g、黄柏20 g、生甘草10 g、白鲜皮20 g、地肤子20 g。根据分型在基础方上加味,红斑渗出型加泽泻20 g、苍术20 g、蒲公英30 g、黄连15 g;干燥增厚型加百部20 g、生地黄20 g、玄参20 g、桃仁20 g;脂溢型加藿香20 g、佩兰20 g、虎杖20 g、丹参20 g。上药1剂煎煮2次,药汁混合约3 000 mL,混匀,取100 mL内服,余待稍凉后全身泡洗30 min,水温在38 ℃~42 ℃为宜,擦干不必用清水冲洗以保持药物浓度,皮肤干燥者于泡洗擦干后立即搽尿素霜(本院生产),每日1次。 2.2 西药组 给予酮替酚片口服(年龄lt;6月0.25 mg,≥6月0.5 mg),每日2次,0.1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 g/支)外搽,红斑皮损处每日搽1次,丘疹渗液处每日搽2次,干燥增厚处每日搽3次。每日用温水(38 ℃~42 ℃)泡洗1次约30 min,皮肤干燥者于泡洗擦干后立即搽尿素霜(本院生产)。 均4周为1个疗程。患儿家长均得到1份自编的婴儿湿疹家庭护理指南,并解答他们提出的疑问。 疗程结束后再次评估皮损严重度并计分。对全效的患儿在疗程结束后随访一年,以确定远期疗效。 3 结果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