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剥夺手段的重新定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剥夺手段的重新定性

第七章 結論 物與工具的沒收)與剝奪不法利益的措施 (沒收與追徵等效果),但沒 收與追徵等對應犯罪結構的措施 ,充其量僅作為刑罰的附屬性手段而 1 已 ,並非與刑罰並行的法律效果 。殊應將沒收等阻絕犯罪與剝奪不法 利益手段 ,提昇至獨立的法律效果 ,重新思考現行法的定性關係 ,而賦 予沒收等手段的一個重新且完整獨立地位 。 第一節 剝奪手段的重新定性 對應犯罪事實的剝奪手段 ,在刑法法律效果的設置上 ,以沒收及追 徵作為具體實現的手段 ,以作為對於犯罪不法所得 、犯罪所使用的工 具 ,以及對於公眾具有危險性或危害性的物品 (違禁物)的剝奪 。在刑 法的法律效果體系中 ,通常設置二種類型的法律效果 ,以作為對應犯罪 發生的手段 :1 、對於行為人制裁的刑罰效果 :此種法律效果的根本構 想 ,乃以行為人必須承擔其所為犯罪行為的責任 ,刑法對於行為人所為 的犯罪行為 ,透過價值判斷的非難作用 ,藉由刑罰制裁的手段 ,以平衡 行為人所為行為的惡害 ,其作用主要係以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作為認定 與科加的前提 ,亦即係以行為人作為法律效果思考的基準 ,其中除傳統 刑罰之外 ,尚包括對於行為人矯治與治療作用的保安處分手段 ,此種法 律效果的作用對象 ,係以行為人為主要的思考 ,可以稱之為 「行為人導 向 (Taterorientierung)」的法律效果 ;2 、對應犯罪事實本身的 法律效果 :在刑法法律效果的體系中 ,作為具體剝奪或阻絕手段者 ,主 要係以沒收及追徵為主 ,此種法律效果所要針對的對象 ,係從犯罪事實 1 現行 刑法將沒 收定位 為刑罰的 從屬 性效果 ,並未將其作獨 立效果的思考 ,同時 在 具體 適用的條件 ,亦將屬 人性作為沒 收的 前提條件 ,使得 刑法剝奪 手段的屬 性 ,被 定性為屬 人性的 從屬 效果 。反觀 德國 、奧地利及 瑞士的 刑法 ,其將對於 犯罪事實存在面的 犯罪 工具 、違 禁物及 不法利 益的 剝奪 ,定為刑罰 之外的 獨 立 性手段 。 184 第七章 結論 的具體現象 ,或其存在的本身為觀察 ,對於犯罪所取得的不法利益 、 作為實現犯罪所使用的工具 (專供犯罪所用) ,以及具有危害公眾或 法秩序所禁止的違禁物 ,其作為法律效果的具體作用 ,乃在於阻絕犯 罪 ,在於剝奪犯罪所取得的不法利益 ,對於足以促進犯罪的誘因 ,或 是足以促進犯罪實現的工具 ,透過阻絕與剝奪的手段 ,以消除犯罪誘 因或是阻隔犯罪實現的可能 ,此種手段可以視之為 「犯罪事實導向 (Tatorientierung)」的法律效果 。 第一項 法律效果的定性 根本上法律效果的作用對象不同 ,其法律屬性亦應有所差異 ,刑罰 或保安處分本係以行為人為思考的法律效果 ,其適用的前提 ,自然必須 從行為人加以思考 ,亦即必須從行為人的刑事責任能力 ,或是其人格 、 習性或是身心健康為考量的前提 ,犯罪事實僅是此種 「行為人導向」效 果的前提而已,犯罪事實係作為對行為人處罰或施以矯治手段的評價前 提 ,此種法律效果的具體作用 ,仍舊係以行為人為出發點;反之 ,在「行 為事實導向」的效果中 ,其主要所針對的對象 ,係以客觀存在的行為事 實 ,作為其是否啟動的認定基礎 ,其是否對於特定對象為剝奪 ,既非對 於犯罪事實的價值判斷關係 ,亦非對於行為人的考量 ,而僅是對於實存 物的剝奪思維 ,亦即此種法律效果的前提 ,應從客觀存在的具體犯罪事 實為觀察 ,本不應受到行為人及其責任問題的拘束 。惟現行法中對於剝 奪手段的定性 ,卻將其定位為刑罰的從屬性效果 ,其在法律效果的本質 上 ,恐已有參差 !蓋一者剝奪手段對應的對象 ,完全與行為人導向的法 律效果 ,在判斷的前提上 ,並無直接的關聯性 ,因刑罰啟動的前提 ,故 係對犯罪事實的評價 ,但終究是透過價值判斷 ,再加入行為人的刑事責 任 ,作為刑罰適用的前提 。剝奪手段雖是源自犯罪事實的觀察 ,但其既 與刑事責任無關 ,也與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乃至其人格素行等條件 ,並 無直接關聯 ,若以致作為刑罰的從屬性效果 ,在從屬關係的前提上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