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磁振造影仪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omography 科目
磁振造影儀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omography
科目:科技史(二)
班級:夜四技自控四乙
學生:楊惠佳 前言
磁振造影是目前較先進且無輻射性的檢查方法,對人體無傷害,比其他的檢查(如:電腦斷層攝影)更可以提供較清晰影像,以及較多的診斷訊息,故臨床上使用越來越廣泛。
認識磁振造影 MRI
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技術將人體置於比地球磁場強上萬倍的強大磁場中,經無線電波脈衝,激發人體內水分子中的氫原子,產生共振而發生磁場的變化所產生訊號,透過電腦影像處理,呈現人體內部器官、組織及病灶的立體斷層切片影像。
影像醫學發展史
年代 大事紀 1895 德國物理學家侖琴發現X光 1896 愛迪生製造X光透視機 1949 美國醫師Howry建立初步超音波儀器 1971 首部頭部型CT在英國發明 1980 首部MRI問世 1985 FDA核准MRI臨床使用 1995 PET由FDA認可臨床使用
各種醫學影像比較
超音波、CT、MRI和PET等四種常見的醫學影像,其實以儀器之間來互相區分的話,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差別只在於影像的精確性以及為了兼顧經濟與時效與不同研究目的時,而採取的不同選性。
安全性 超音波 US>磁振造影 MRI>電腦斷層掃描 CT>正子攝影PET 時效性 超音波 US>電腦斷層掃描 CT>磁振造影 MRI>正子攝影 PET 經濟性 超音波 US>電腦斷層掃描 CT>磁振造影 MRI>正子攝影 PET 準確性 正子攝影 PET>磁振造影 MRI>電腦斷層掃描 CT>超音波 US
磁振造影儀系統架構
【圖一】
【圖一】
磁振造影
將人體置於強大均勻之靜磁場中,利用水中的氫原子核磁距受到擾動(吸收電磁波能量)後變為激態,當擾動消失,原子核由受激態恢復到基態而釋放出能量,再透過特殊之設備(Coil)接收此能量,轉換訊號而成像。
自旋迴訊(spin echo)
透過第二個射頻脈衝之後,將失相的磁化向量重新聚焦(refocus)而長回來的訊號。
梯度迴訊(gradient echo)
激發後的梯度磁場的極性反轉,當兩個極性對時間積分的面積相銷時,迴訊則達到最高峰。
平行影像(parallel imaging)
利用陣列線圈(phased array coil)硬體的配置,巧妙地減少 phase encoding的數目,來達到影像擷取加速的磁振造影成像方式。
面迴訊造影(echo-planar imaging, EPI)
經過射頻脈衝激發之後,信號會持續讀入接收器的記憶體中,而不需要經過一般掃瞄方式的多次反覆激發過程。
穩定態自由旋進造影(steady-state free precession imaging, SSFP)
利用到核磁共振中的一種特殊穩定態達成的造影方式,一般分類上屬於梯度迴訊家族。
磁振造影應用
全身腫瘤篩選檢查針對全身各部位執行腫瘤篩選檢查。
心臟磁振造影檢查
評估心臟收縮功能、包括心輸出量與心壁運動、心肌厚度、心肌存活造影、心臟灌流檢查。
磁振造影乳癌篩檢
磁振造影檢查無輻射、無侵入性、無疼痛對乳房疾病之病灶偵測率高達9成,較乳房超音波檢查合併乳房X光檢查的偵測率,毫不遜色。對作過隆乳手術(包括各種置入移植隆乳)的女性來說,是一項精確篩檢乳癌的利器。
腦神經磁振造影檢查
頸動脈、顱內血管、腦部灌流等腦部血流狀況,可以偵測頸動脈及顱內動脈狹窄的情形;評估罹患腦中風的可能性,進而給予預防性的治療。
顱內磁振造影檢查
包括有大腦、小腦、腦幹、眼睛、鼻腔、鼻咽、鼻竇、中、內、外耳、耳咽管、口腔、咽喉等部位檢查,了解腦部是否有結構上異常,如:頭頸部各種腫瘤或中耳炎、鼻竇炎。
優點 為提供病灶良好的組織對比及精確的解剖位置
判斷,於腦部脊髓神經系統、脊椎、骨骼關節
肌肉、腹腔、骨盆腔的實質器官、女性醫學的
乳房及生殖系統等,皆能達成精確診斷的目
標。
1 . 不使用對人體有傷害的游離輻射( X光 )。
2 . 切面位置、角度完全不受限制。
3 . 可提供人體內軟組織( soft tissues )高反
差、高解析度、高專一性影像4 . 可提供真正三度空間影像。5 . 使用的對比劑最安全(低劑量、低過敏性)。6 . 可提供功能性腦部或全身其他部位之影像。7 . 可直接在人體進行化學頻譜分析,確定組織
種類、型態。8 . 可提供人體內動、靜脈血管影像(甚至不需要
對比劑),以及腦脊髓液流動等循環系統資
訊。
現代醫學影像學的快速進步,磁振造影的貢獻功不可沒,可以診斷出一般健康檢查所不能做到的,例如蕭萬長罹患肺腺癌
參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