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华简《祭公之顾命》札记一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清华简《祭公之顾命》札记一则

讀清華簡《祭公之顧命》札記一則 (首發) 蔡哲茂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最近公布清華大學所藏竹簡《祭公之顧命》中,有一句話:“隹(惟)天奠我文王之志,(董)之甬(用)畏(威),亦尚(宣)(臧)(厥)心,康受亦弋(式)甬(用)休,亦(美)(懋)妥(綏)心,敬(恭)之。”其中“”字《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整理小組指出: ,讀為“宣”,《左傳》僖公二十七年注:“明也。”,即“臧”,《說文》:“善也。” 據上述文意理解,即宣其意為明,意為善,“心”就是“明善厥心”,但根據《逸周書?祭公》:“維天貞文王之重用威,亦尚寬壯厥心,康受乂之,式用休。亦先王茂綏厥心,敬恭承之。”,很明顯“”兩字應是讀作今本《逸周書?祭公》的“寬壯”。 關於上引《逸周書?祭公》那一段話,歷來學者已經解釋的很清楚,如下: 孔晁注《周書》:“貞,正也,董之用威,伐崇黎也。既剋之而安受治之,其治用美也。” 盧文弨《逸周書》:“董舊作重,今依卜本改。” 俞樾:“今本董之二字誤倒,當據注乙正,孔解貞字之義未得,貞當訓定《釋名?釋言語》曰貞定也,文王之時天命已定受,故曰貞。” 陳逢衡《逸周書補注》:“董,督也。文王伐密崇皆用威之事,亦尚寬壯厥心,威而不猛也。” “威而不猛”就是“寬綽”的意思,可見上舉“”、“寬壯”都應讀作“寬綽”。 關於“”字,此字構形首見,很明顯是从亘得聲,清?俞樾《群經平議》在“《國語?周語中》寬肅宣惠,君也”條下對韋昭解“曰宣,徧也。”提出駁議,其云: 樾謹按《說文》心部“愃,寬閒心腹貌,從心宣聲。《詩》曰『赫兮愃兮”。』今毛詩作咺,《釋文》引韓詩作宣。蓋愃喧宣三字聲近而義通,是宣有寬義也。又《長發》“元王桓撥”毛傳曰“桓,大也。”宣與桓亦聲近而義通。《易林》需之卒曰“大口宣舌”大有之蠱曰“大口宣脣”皆其證也。文十八年《左傳》曰:“宣慈惠和”,宣惠與宣慈義正相近,蓋宣有寬大之義,故配慈言之。 “宣”可讀作“寬”,從文獻上看來,“寬惠”一詞也可作“宣惠”,如: 《國語?晉語》:“夫君子寬惠以卹後,猶恐不濟”。 《國語?齊語》:“寬惠柔民。” 《國語?魯語》:“是以不主寬惠,亦不主猛毅。” 《戰國策?趙策》:“身行寬惠,達於禮。” 《韓非子?難三》:“今緩刑罰,行寬惠。” 《管子?小匡》:“寬惠愛民。” 《荀子?君道》:“寬惠而有禮。” 《韓詩外傳》:“寬惠柔愛,臣弗如也。” 《國語?晉語》:“博聞而宣惠於教也” 《國語?周語》:“寬肅宣惠。” 《左傳》文公十八年:“宣慈惠和” 中山王壺有“慈孝惠”,“”字張政烺、伍仕謙、徐中舒俱讀為寬,李學勤、李零、朱德熙、裘錫圭俱讀為宣,事實上兩種解釋皆正確。阜陽漢簡《詩經》“寬兮綽兮”作“猗綽猗”。 “寬綽”一詞見於《詩》、《書》如下: 《詩?衛風?淇澳》:“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寬兮綽兮,倚重較兮。” 《書?無逸》“不永念厥辟,不寬綽厥心,亂罰無罪,殺無辜。” 徐中舒對“寬綽”有詳細論證,其於“金文嘏辭釋例”十五“綰綽 綽綰”云: 金文言綰綽者二,言綰綽者二。……綰綽《書》、《詩》並作寬綽。《書?無逸》云:“不永念厥辟,不寬綽厥心”《詩?淇澳》云:“寬兮綽兮”綰寬古音同在元部,從官從萈諸字,古聲又同在影紐或見溪紐,故綰綽通作寬綽。寬綽有寬緩之意。《爾雅?釋訓》“寬、綽也”。《說文》:“,緩也”。“,綽也”。綽、緩互訓,是寬綽即寬緩也。寬綽又有寬裕意。《詩?角弓》:“綽綽有裕。”《孟子?公孫丑下》云“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綽綽即有裕之副詞,故寬綽又作寬裕。 就音韻上來說,“宣”為元韻心紐,“寬”為元韻溪紐,兩字韻部相同可相通。至於“壯”與“”的關係,“”、“壯”皆陽韻精紐,郭店簡《窮達以時》“楚莊王”寫作“楚王”。但是“綽”藥韻昌紐,“”、“壯”為何可讀作“綽”? 古書上確有“壯”與从“卓”得聲之字音近相通的情形,詳下: 《說文》段注,“灼”字條下已有說明: 灼,灸也。猶身有病人點灸之,醫書以艾灸體謂之壯,壯者灼之語轉也。《淮南》注曰:“然也。”《廣雅》曰:“爇也。”,《素問》注曰:“燒也”其義皆相近,凡訓灼為明者,皆由經傳假灼為焯,《桃夭》傳曰:“灼灼,華之盛也。”謂灼為焯之假借字也,《周書》“焯見三有俊心”今本作“灼見”。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壯”字條下亦有相同的意見:“醫經以艾灸體曰壯,壯者灼聲之轉。” 《素問?骨空》:“灸寒熱之法,先灸項大椎,以年為壯數”。 《三國志?魏志?華佗傳》:“若當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應除” 從以上論證可知,清華簡《祭公之顧命》“”與《逸周書?祭公》的“寬壯”,應可讀作古書“寬綽”或金文“綰綽”,意思是“寬緩”而非“明善”。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SrcShow.asp?Src_ID=1436 收稿日期:2011年3月17日 發佈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