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二单元达标测评试卷(二)(人民版选修1).docVIP

历史:第二单元达标测评试卷(二)(人民版选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第二单元达标测评试卷(二)(人民版选修1)

本卷考查范围:专题三和专题四。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 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了当时( ) A.鲜卑与汉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新高度 B.鲜卑与汉族地主的合作形成了新统治集团 C.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失 D.强大的民族必然代替落后的民族 6.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少数民族 ( )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的过程 C.农业化的过程 D.封建化的过程 10.下图是北魏时期的画像砖《汉人胡食图》,此图集中表明( ) A.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B.汉族被内迁的少数民族同化了 C.北魏统治者采取强硬措施要求汉族胡化 D.少数民族也有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 13.从下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 年代 岁入(缗) 岁出(缗) 真宗天禧末年(1021) 150 850 100 126 775 200 仁宗皇祜元年(1049) 126 251 964 英宗治平二年(1065) 116 138 405 120 343 174 非常费:11 521 278 A.北宋时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 B.养兵、养官的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C.“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14.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的权力 ②形成庞大的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7.下列关于免役法实施后所起到的作用,表述有误的是( )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富户交的免役钱比以前增加了许多 D.贫苦人家的免役钱少,可以轻松支付 24.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 A.加强军事力量 B.解决财政困难 C.铲除割据基础 D.抑制土地兼并 25.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是( ) A.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B.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    D.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5分。) 28.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熙宁五年三月丙午)宋神宗诏曰:“天下商膺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 困,往往折阅(即减价出售)失业。至于行辅稗贩,亦为取利,致多穷窘。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 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愿买入者,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相度立一限或两限,逆纳价钱,若半年纳,即出息一分,一年纳,即出息二分。” 材料三 (熙宁五年初,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而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商旅以通,移民以遂,国用以足矣。”                   ——以上三则材料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29.(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子驷的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教唆太子故意犯法,商鞅毅然对公子虔和公孙贾分别施以劓刑和 黥刑。《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了当时一个叫赵良的人对商鞅的评断,说他时刻盯着秦国不法的贵族子弟。 (2)材料二中的“人”主要代表哪些阶层的利益?(2分)王安石采取的哪些主要措施导致他们不断攻击新法?(2分)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1分)请简要概括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2分)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两位改革家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分) 选修一第二单元达标测评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AAABB DABCA ACADA BDCCB BBCBD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26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