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扬州慢》2016年12月7日(上课)探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扬州城区至今已有近 2500 年的建城史。扬州既是风景秀丽的风景城,又是历史悠久的博物城,还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 《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均有记载,她不尽地理位置重要,而且富甲天下。在盛唐历史上她曾经一度繁华无比,娇美绝伦。因此,无数的文人墨客在那里久久流连,留下了无数华美的诗句。下面让我们来领略一番吧! 一、导入课文 “扬州好,第一是虹桥。 扬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 处处驻兰桡。” 这是古人对虹桥的赞美。 扬 州 慢 姜夔 ?? 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善书法,精音乐,在词坛上属婉约派。他屡试不中,一生过着清客生活,生活闲适,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相脱离,以致视野不阔,情调低沉,这在他的诗词中有明显的反映。他主张严谨的格律和章法,在文学上刻意求工而不流于浮艳轻靡,对后世有较大影响。著有《白石道人诗集》。?? ??? 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在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生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小序解读 交代时间、地点、写作缘由以及途中者的所见所闻所感 、他人的评价。 小序的作用?序中表明本词情感基调的是哪个字? 悲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 情感朗读 昔 今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清角吹寒 二十四桥 冷月无声 桥边红药 整体把握 空 城 名 都 “黍离之悲” 虚 实 结 合 对比 荒芜破败 繁华热闹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有我之境),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吗? 1、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2、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4、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拟人 写兵燹[xiǎn]后,情景逼真。“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痛恨战争 渐黄昏, 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以有声衬无声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屈平词赋悬日月, 楚王台榭空山丘。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月无声。 今昔对比 化静为动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物是人非,凄清冷落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月无声。 月亮本就“无声”,也无所谓冷暖。但词人移情于物,刻画了一个疏淡清冷、凄寂萧条的意境:一轮凄冷的孤月悄然无声地倒映在动荡的水波之中。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所写是明月当空,萧笙聒耳,何等热闹,而姜词所写却是冷月浸在冬至日的水里,寂静无声,何等冷清。通过对比反衬,把“黍离之悲”渲染的愈加浓烈。 名句赏析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想象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岑参《山房春事》 “寂寞开无主” 感时伤乱 3、杜郎重到扬州为什么会“惊”?惊什么?什么原因造成的?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答:“惊”扬州昔日繁华,今日萧条,古今变化之大。惊“十里扬州” 竟然变得“荠麦青青”。这是金兵南侵造成的,流露出对战争的厌倦,对国家的伤痛之情。 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是什么意思,其写法有何特点?流露出什么感情? 答:以动写静、融情于景,流露出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的无限伤痛之情。 黍 离 之 悲 记行 写景 忆昔 伤今 驻:竹西解鞍(交代行踪) 深表 荒凉痛惜 之情 看:荞麦废池(以昔比今) 想:胡马窥江(追溯原因) 闻:清角吹寒(凄寂忧心) 即景 抒情 抚今 怀古 杜郎俊赏——重到须惊 抒发 家国黍离 之悲 豆蔻词工——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冷月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