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增长 关于香港的地名由来,有两种流传较广的说法。 说法一:香港的得名与香料有关。宋元时期,香港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因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名,被人们称为“香港”。据说那时香港转运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与其种植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并造就了当时鼎盛的制香、运香业。后来香料的种植和转运逐渐式微,但香港这个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香港地名来源 说法二:香港是一个天然的港湾,附近有溪水甘香可爽口,海上往来的水手,经常到这里来取水饮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这条小溪也就被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冲积成的小港湾,也就开始被称为“香港”。有一批英国人登上香港岛时就是从这个港湾上岸的,所以他们也就用“香港”命名整个岛屿。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别称。 尽管有不同的说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明朝,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港湾、小村落,后来才扩大为对整个岛屿(香港岛)的称呼,最后到了19世纪初,才成了当时被英国殖民者占领的整个地区的统称。 悠悠岁月,香港百年记载了中华民族近代的荣辱,沧海桑田的四亿年地质演化历史,更说明“东方之珠”的源远流长。香港地区的地层和古生物正是其地质历史变迁的记录,是香港远古时代的地质史书。长期以来,香港地质受外国学者的影响,其地质发展历史一直被限制在2.6亿年(二叠纪)以内。直到1980年底香港理工大学李作明先生,首次在香港新界白沙头洲发现了盾皮鱼类化石,才改变了对香港地质历史的认识。盾皮鱼类是生活在距今4.4亿年至3.5亿年间的志留纪和泥盆纪地质时期,且在泥盆纪晚期才灭绝。这样香港的地质演化史就首次被提前到约4亿年前的泥盆纪。 香港沧桑四亿年 在1989年和1996年,通过中国科学院和香港理工大学学者联合进行的“香港地层古生物”综合考察,又发现了大量泥盆纪鱼类、双壳类、介形类、植物以及孢粉等化石,并对这些材料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对南中国当时古地理环境有了新的认识,而在将香港地质历史由2.5亿年的二叠纪向前推到近4亿年的泥盆纪的同时,还填补了许多古鱼类学领域的空白,并对香港以至整个华南地层古生物学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杨氏香港鱼的发现填补了骨鳞鱼目真掌鱼科在我国的空白,并进一步证实了骨鳞鱼类在我国泥盆纪的存在。由于在我国首次发现了骨鳞鱼类、空棘鱼类和辐鳍鱼类这样的鱼群组合,特别是香港沟鳞鱼类的发现,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沟鳞鱼类起源于亚洲的推论。 近年来,我国地质学家对香港地层古生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特别在大鹏海湾西南赤门海峡至大埔海北侧,发现了泥盆纪中统黄竹角嘴组地层,主要由石英岩、石英砾岩、砂岩、粉砂岩及页岩等组成。这表明在近4亿年时,香港可 能有陆地形成。在2亿多年前,这里又变为一片汪洋,发育有二叠纪海相沉积,主要为吐露港组,为海相碎屑浅变质岩,包括含黄铁矿砂页岩、粉砂岩及石英岩,产珊瑚、苔藓虫、双壳类和一些海百合茎化石。仅出露于大埔海马屎洲,与泥盆系为断层接触关系。其后还有沉积在三角洲环境下的碎屑岩。约在l.5亿年时,浅海湾里发生了火山沉积,并有花岗岩的多次侵入。 自l.5亿年后香港又开始露出海面,开始了由海到陆的变迁,相应形成了陆相细砂岩、粉砂岩和页岩沉积,并相间有火山喷发,形成了广泛分布的酸性火山流纹岩和火山凝灰岩。后来的地壳运动使这里的岩层沿北东方向发生褶皱,这些褶皱轴向成为香港的主要构造方向。自200万年前开始,香港进人了第四纪地质发展历史时期。在香港东北角的角砾岩就是一组最年轻的岩石,靠陡崖堆积而成,而在香港西北部的表层则主要为浅海相沉积,这表明当时那里仍以浅海环境为主。由上述可知,四亿年来,香港历经多次沧海桑田的变化,才发展到今天海陆分布的面貌。 (《地球》1998年第1期) 澳门的名字最早见于明代史籍,名曰蚝镜。其由来是因 在四五百年前,这里蚝(海蛎)产丰富,且南北两海湾,水 静湾圆,似明镜,故称“蚝镜”。后来又称“澳”,“澳”意为泊口,这是指外国船停泊的地方。至于说到“门”,则有两说: 一说澳南有四山直立,海水纵贯其中,成十门,曰“十字门”,一说澳南有南台(妈阁山)和北台两山,两山相对成“门”。既有海湾为“澳”,又有海道为“门”,便称“澳门”了。 外国人称澳门为“马交”(Macao),此来自葡萄牙语。据传,明嘉靖年间,葡萄牙商船来广东通商,航经澳门海外,忽遇大风,避风时,海员向当地福建人询问地名,福建人误以为是问“妈阁庙”的名字,即以闽语答曰“妈阁”相告。后来葡萄牙人即以音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附件视频监控存储升级项目要求及参数.doc VIP
-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气温及分布规律课时2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pptx VIP
- 2025年安全金融知识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施工方案管理培训课件.docx VIP
-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气温及分布规律课时1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pptx VIP
- 全新IMPA船舶物料指南(第7版)电子版.xls VIP
- 东方财富杯金融安全知识题库.docx VIP
- 2025年最新详版征信报告个人信用报告样板模板word格式新版可编辑.docx
- 孙氏太极拳(孙禄堂原著孙剑云整理).pdf VIP
- 车辆抵押借款合同范本协议(2025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