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十则探究.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2010年上学期 制作 03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2010年上学期 制作 03 有关写景的诗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赤壁怀古》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十则 ------王国维 知人论世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清华研究院 开创之初的“四大导师” 之一。 ? 22岁前,在家乡接受传统教育,却不喜欢科场诗文,科举考试时,“不终场而归”。 ? 1898年后,到上海,接受西方哲学,希望借助西方哲学来解决现实人生中的困惑。 ? 1905年,王国维完成了《红楼梦评论》。 ? 1908年,开始连载《人间词话》。 ? 1912年,完成《宋元戏曲史》。辛亥革命后,政治态度日趋倒退。 ? 1923年,他欣然“应诏”北上,担任皇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 ? 1927年6月,北伐军进逼北京,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的昆明湖自尽。   《人间词话》,王国维文艺哲学成熟的代表作。该书沿用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的形式,将西方的康德、叔本华、尼采的美学观念和中国固有的诗、词、曲创作的丰富材料组合,兴之所至,随感而发,形成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观点新颖、立论精辟的划时代论著。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 学的根据,影响深远。王国维 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 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正字正音 澹澹(dàn dàn) 著一“闹”字(zhuó) 蓦然(mò) 阑珊(lán shān) 沁人心脾(qìn) 豁人耳目(huò) 整体把握 1、本文谈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整体把握 2、围绕“境界”提出了哪些独到的观点?(你读到了什么?) 《人间词话》十则,可分为三方面内容: ①第一则为总纲,提出“境界”说,并高度概括境界的意义。 ②第二至六则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第二则从创作方法角度谈“造境”与“写境”。第三、四则从主客体关系角度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第五、六则从作者感受、作品表现的角度谈境界。 ③第七到十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互动课堂   1.第三、四则从主客体关系角度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什么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点悟】含有诗人浓烈的主观情绪的境界叫有我之境;没有融入诗人浓烈的主观情绪的境界叫无我之境。 迁移:下列境界中,哪句是“有我之境”?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 从第四则看,“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有高下之分吗?   【点悟】含有诗人浓烈的主观情绪的境界叫有我之境;没有融入诗人浓烈的主观情绪的境界叫无我之境。从观物方式及审美感觉看,前者“以我观物”,给人“宏壮”的美感,后者“以物观物”,给人“优美”的美感。不同的美感,不必强分高下。但创造有难易之分,因为人很难达到物我浑然的忘我状态,故写前者为多,写后者难得。   3、朗读第五、六则,什么是有境界?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境界是真景物、真感情,情景交融;例证法。 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4.诗人应该怎样修养,才能写出有“境界”的作品? 【点悟】要志存高远甘于寂寞;苦苦探索,执着追求(见七则);要有开阔的胸襟、真切深刻的见识,要有真性情(见八、九则);要能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并有所顿悟。 5、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三种境界”的理解。 【点悟】王国维在此则中谈的是创业之路、治学之路。他认为大事业大学问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进行长期的探索和追求,必须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不仅要有天赋,更需要进行刻苦的修养。他强调的是一种献身精神,这既是一条充满荆棘和险阻的艰辛之路,也可使人体验到最高的精神愉悦,话中蕴含深邃的人生哲理。? 三个阶段,多个比喻,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文艺、人生等规律性问题。结构巧妙,见解独到,寓意深刻,行文流畅,比喻贴切,引人遐想。 达标检测 阅读全文,然后回答文后各题 1.下列句中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遽:匆忙,草率。 B.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蓦:马上 C.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衡:衡量 D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