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局限性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充分发挥作用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只有在纯粹的自由经济中才能产生作用 只有在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较大时,自动调节机制才能发挥作用 自动调节机制要求国内总需求和资本流动对利率升降有较敏感的反应。 四、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 (一)外汇缓冲政策 ——解决一次性、季节性或临时性国际收支不平衡 外汇缓冲政策是指一国运用所持有的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作为外汇平准基金,来抵消市场超额外汇供给和需求,从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外汇平准基金基金是一种政策性基金,其优点是简便易行,但不能解决长期的持续性国际收支逆差 (二)汇率政策 一国通过调整汇率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措施。 固定汇率制 国际收支逆差——促使本币法定贬值——出口上升,进口下降——改善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顺差——促使本币法定升值——出口下降,进口上升——改善国际收支顺差 浮动汇率制下:通过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进行调节,包括在外汇市场上抛售本币或外币。 汇率调整政策主要针对货币性不平衡 (三)直接管制政策 方式 外汇管制 贸易管制 优点 见效快,较少通过中间环节 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对国内经济影响较小 缺点 容易受到对方报复 需耗费一定的行政管理费用和信息成本 可能扭曲市场价格信号 限制了竞争,削弱国内企业的创新动力 (四)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主要针对收入性国际收支不平衡 国际收支逆差——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削减政府开支、提高税收等)——国民收入减少——投资和消费下降——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下降——国际收支逆差改善 国际收支顺差: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五)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主要针对收入性国际收支不平衡 国际收支逆差——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再贴现率或法定准备金率,或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出售短期证券)——商业银行货币供应量减少——市场利率上升——投资与消费受到抑制——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下降——国际收支逆差改善 国际收支顺差——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 (六)供给调节政策 财政货币政策主要是从影响改变社会总需求的角度改善国际收支,而供给调节政策则是是从改善社会供给的角度出发改善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逆差——进行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出口 注意: 每一种国际收支政策都会对经济带来或多或少的成本,所以需搭配使用政策组合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组合的目标:内外均衡(实现调整成本最小化和福利最大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 Ⅰ Ⅱ Ⅲ Ⅳ Y Y* BP 0 i IS LM A 区间 内部经济状况 外部经济状况 财政 政策 货币 政策 I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顺差 紧缩 扩张 II 失业,衰退 国际收支顺差 扩张 扩张 III 失业,衰退 国际收支逆差 扩张 紧缩 IV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逆差 紧缩 紧缩 第四节 国际收支理论 弹性分析理论 1、基本假设 只考虑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 国际收支=贸易收支 贸易商品的供给完全有弹性 2、分析过程 货币贬值对出口收入增加和进口支出减少的刺激程度取决于进出口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 由于供给完全弹性,故出口增加和进口减少的程度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Ex1,出口扩大增加的外汇收入多于价格下降引起的外汇损失,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 Ex1,出口量扩大,但出口收入增加无法弥补降价带来的损失,出口值反而减少。此时只有减少进口才能改善贸易收支。如果进口商品需求弹性不足,进口值减少不足以弥补出口值减少,贸易收支仍然得不到改善 。 3、结论 马歇尔-勒纳条件: Ex+Em1,货币贬值可以促进出口,减少进口,改善国际收支 Ex+Em=1,国际收支状况不变 Ex+Em1, 货币贬值使出口收入下降,下降幅度大于进口支出减少的幅度,国际收支逆差进一步扩大 4、评价 优点:阐明了汇率变化对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条件 局限性 忽略了其他因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没有考虑非贸易收支 忽视了汇率变动的“时滞” 5、J曲线效应 通过价格变动引起贸易量变动的过程存在时滞(6-18个月),从而产生J曲线效应。即贬值之初,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已经下降,而出口量并未增加;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已经上升,而进口量并未减少,从而贸易条件恶化。等到时滞被克服,贸易条件才改善,贸易收支才会好转,是一个先恶化后良化的过程。 J曲线效应 T1 T2 贸易差额曲线 时间 贸易差额 产生J曲线效应的原因: 货币贬值以前签订的贸易合同较少受货币贬值的影响。 货币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合同要受到时滞(认识时滞——决策时滞——生产时滞)的影响 对贬值的进一步预期可能导致进口商加速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贵州七星关区洪山街道中心校(毕节四小)教师“跨校竞聘”工作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贵州毕节七星关区碧阳街道中心校(毕节二十二小)教师“跨校竞聘”3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实验学校教师“跨校竞聘”6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德溪街道中心校(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五实验学校)教师“跨校竞聘”2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肾性贫血治疗现状及特征(罗沙司他).pptx VIP
-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ppt VIP
- 王文娟首演版越剧《孟丽君》剧本.doc VIP
- 小学教研讲座专题:如何教语文.ppt VIP
- 某物流园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措施.pdf VIP
- 2025广东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博罗分局和博罗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办公室招聘编外人员3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